-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2
- 1
- 1
- 1
- 5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平 陈云辉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37卷20期 2590-2591页
【摘要】 “探究为基础的学习”( Research Based Learning,RBL)是一种以探索未知问题为基础,开放式的、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本院在“卓越型”本科精神卫生人才培养中,开展了RBL教学模式,提高了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
【关键词】 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卓越型”精神卫生人才;创新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蓉 许伟榕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9期 50,74页
【摘要】 探究为基础的学习(RBL,research based learning),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自2005年以来开展的一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在此总结了RBL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索与体会.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创新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黎华 王保国 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年2期 68-70页
【摘要】 在探究为基础的学习(RBL)教改实践中,针对80后大学生特点,通过使学生建立对科学研究过程的正确认识、坚持学生独立完成原则、加强导师指导与辅助、选题注重与临床联系、加强对学生良好工作习惯培养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认为RBL有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文龙 李稻 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年1期 63,66页
【摘要】 以探究未知问题为基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载体,构建一种开放式、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转变教师的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文龙 李稻 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年11期 45-46页
【摘要】 以探究未知问题为基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载体,构建一种开放式、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转变教师的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培生 靳浩槟 等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21卷13期 176-178,18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学术研讨会教学(seminar based learning,SMN)—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法(research based learning,RBL)三...
【关键词】 药学;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环 《护理研究》 2008年22卷23期 2147-2148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强调把学习置于真实的问题情景中,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通过小组合作,在分析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德昭 魏欣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13期 1974-1975页ISTICCA
【摘要】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根据教材和大纲要求,把学习设置于有意义的、复杂的问题情景之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提出更多的问题,进一步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探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媒体教学已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今花 《饮食保健》 2018年5卷48期 262页
【摘要】 PBL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它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不同.首先,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必须有责任感,要全身心投入问题探讨中.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设置真实性的任务和问题,在形象、具体的工作场景中有效激发学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