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31
- 42
- 8
- 4
- 1
- 84
- 78
- 37
- 15
- 13
- 35
- 23
- 18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许晴 祖正虎 等 《军事医学》 2012年36卷10期 739-744页ISTICCSCDCA
【摘要】 天花生物恐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潜在威胁.本文利用并行仿真的技术手段,研究天花在大规模城市人群中的传播规律并对环形接种和大规模疫苗接种这两种主要的天花疫苗接种策略进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形接种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天花疫情的扩散,在天花疫苗储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发 李璐 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年31卷9期 1736-1744页
【摘要】 建立传染病传播模型是理解传染病流行机理,预测流行趋势,进行防控决策的基础.将传染病传播模型分为单一群体模型,复合群体模型和微观个体模型三类.单一群体模型从宏观角度刻画了集计量的变化,以经典的SIR为基础,在仓室设置、年龄结构、随机性、异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祖正虎 郑涛 等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0年27卷9期 3334-3337页
【摘要】 给出了一个动态社会接触网络生成算法,基于该算法可得到同时具有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的网络模型;在讨论H1N1病程发展模型及传播参数的基础上,运用该模型对疫情在隔离、随机免疫、目标免疫和熟识者免疫四种控制措施下的发展趋势开展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GAO Xiu-Yin 高修银 等 《江苏卫生保健》 2006年8卷6期 3-5页
【摘要】 目的:对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方法: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对徐州市在校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有效调查3 404份.结果:中学生上网者中有上网成瘾现象的占10.83%,上网成瘾有性别差异,男性更易成瘾;年龄越小接触网络越容易成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月 雷锦志 《疾病监测》 2024年39卷4期 497-5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计算模型研究检测-追踪-隔离措施对于疫情传播动力学的影响,以评价不同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 基于个体模型和动态密切接触网络模拟疫情传播动力学.在模型模拟中根据个体间接触网络的动态变化,对传染病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密接)、次密切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春 樊艳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5年39卷4期 350-3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亚洲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压力与直接接触、网络接触和媒介接触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网络社交平台选取亚洲来华留学生581人[来华时间(18.9±8.7)个月],采用直接接触量表(DCS)、网络接触量表(OCS)、媒介接触量表(MCS)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纪航 王鹏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5年44卷2期 106-111,134页ISTIC
【摘要】 为持续监测并反馈心肺复苏(CPR)中的胸外按压参数,本研究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非接触式CPR质量监测设备,可在不接触急救患者的前提下,基于深度相机和卷积神经网络,获取按压者手部的深度信息.此外,通过坐标变换和峰值搜索算法可得到按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佳丰 韩婕珺 等 《中成药》 2024年46卷1期 278-2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牡丹皮提取物外用治疗接触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NCB诱导的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评价牡丹皮提取物体内抗炎活性.通过TCMSP等数据库收集牡丹皮活性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信息;通过DisGeNET等数据库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霞 樊官伟 等 《中成药》 2024年46卷5期 1700-17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探讨马齿苋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皮肤瘙痒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筛选马齿苋的活性成分及靶点,GeneCards、TTD、OMIM数据库获取ACD和皮肤瘙痒的靶点,Venn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愿志 张承菊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32卷9期 1281-128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抑郁话题网络媒介接触问卷,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对136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9,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