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4
- 14
- 7
- 10
- 7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杜峰 徐学选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1期 5418-54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2003和2005年分别对36和34块撂荒群落及其生境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撂荒群落的排序演替规律、演替速度及演替趋同或趋异性.结果表明:(1)对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群落影响较大的因子主要有撂荒年限、海拔、土壤水分含量及变异量、有机质、全氮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龙 梁宗锁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4期 1165-11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系统聚类、撂荒年限两种方法对陕北黄土高原丘陵区撂荒演替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基本一致:1~6a,1年生杂草类群落→1年生杂草类+丛生禾草群落→1年生杂草类+根茎禾草群落或多年生草本群落→7~16a,多年生草本群落→多年生草本+小灌木群落→1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朝晖 马来换 等 《水土保持通报》 2007年27卷3期 6-12,46页
【摘要】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前期8块样地进行了群落间异质性和群落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群落间异质性大于群落异质性,且群落间异质性与环境因素差异多数为正相关,说明环境对撂荒演替前期群落组成与结构起到了一定的塑造作用.典型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茹茹 杨磊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3期 8618-86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明确土壤水分随植被演替的变化规律是阐明黄土高原植被与水分相互作用机制的重要基础.以半干旱黄土高原小流域苜蓿草地撂荒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6-2018年生长季苜蓿群落、苜蓿+赖草群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国宏 《植物学报》 2002年44卷8期 990-99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在3~149年的时间尺度上,对黄土高原植被次生演替过程中植物特征和土壤养分元素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随着演替时间尺度的延伸,土壤全C、全N含量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全K、全Na和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土壤全P变化趋势不明显;此外,表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雁南 杜峰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9期 2913-29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黄土丘陵区撂荒群落演替序列种(即,黄土丘陵区摞荒群落演替主要阶段的优势种)根系对氮素施肥方式和水平的形态响应,对了解我国氮沉降增加背景下的群落生态效应及人为施肥干扰促进植被恢复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测试并分析了6个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秀珍 张峰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8年26卷4期 391-3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TWINSPAN分类方法将管涔山撂荒地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划分为7群丛,分别属于植被演替的3个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丛群落阶段和森林群落阶段.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了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和优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超 梁宗锁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0期 4732-47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陕北丘陵区撂荒地上处于自然恢复演替不同时期的3种优势种蒿类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茭蒿(Artemisia giraldii Pamp.)、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峰 梁宗锁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5期 1673-16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明确植被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的互动效应,为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根据陕北黄土丘陵区36块不同年限(时间尺度为2~45a)的撂荒样地地上生物量、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测定结果,及4块典型撂荒群落样地地上/地下生物量,7种撂荒群落主要植物生长特性的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初见 《生物学教学》 2016年41卷10期 52-52,53页PKU
【摘要】 在“观察撂荒地的演替”一节的探究活动中,重点设计了采用样方法进行生物群落调查、探研究不同年龄撂荒地的植被特点、验证生物群落演替的规律等内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