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13
- 3
- 2
- 1
- 4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芳旭 张哲铭 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2年25卷12期 956-9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比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三种末端回肠造口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131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末端回肠造口术式不同分为传统组62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梓竣 兰运升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18卷6期 611-61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接受改良一针法末端回肠造口术对其应激反应、安全性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资料,按造口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改良一针法末端回肠造口术,n=55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振保 曹万龙 等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17卷6期 684-687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皮内连续缝合和改良一针法在回肠双腔造口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预防性回肠双腔造口术。根据造口缝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世英 沈有期 等 《护理学杂志》 2012年27卷8期 14-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体型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方法的改进及效果.方法 对456例患者按照国际肥胖指数标准选择改良前、中路法进行颈内静脉置管,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改良方法与传统方法一针穿刺成功率、误穿动脉率及血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达明 俞利忠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20期 353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麻醉常用的方法[1-2],但常规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往往出现尺神经阻滞起效慢或不完全阻滞的情况,笔者采用改良一针法提高了尺神经阻滞效果,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伟 何显炬 等 《广东医学》 2014年35卷14期 2211-22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锁骨下静脉通路安全、高效的新方法.方法 将400例需要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分为传统组、三中组、超声组和改良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传统入路法、三中点法、超声引导下的三中点法和改良三中点法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较4组的穿刺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欣 卞鸿雁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28卷11期 1042-104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下置入PICC的不同穿刺角度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12月行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法置管的6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穿刺角度分为两组,A组角度为15°~45°,B...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佳 勇琴歌 等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2年14卷4期 304-30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留置方法在高龄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行PICC的高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和盲穿技术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尖端到位率、7d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出血情况、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宏伟 吴一鸣 等 《上海医学》 2011年34卷6期 448-4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中颈浅丛阻滞改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肿块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颈浅丛神经阻滞法(即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阻滞颈浅丛).对照组:采用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