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8
- 2
- 3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乐乐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年34卷2期 41-42页CA
【摘要】 目的:分析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个体化修复术式.方法:选择600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A型(183例)采用 Millard法,B型(152例)采用改良华西法,C型(177例)采用改良华西法,D型(88例)采用改良华西法或上下三角瓣结合法;术后随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伯钧 韦进 等 《广西医学》 2009年31卷10期 1413-14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由于单侧唇裂传统方法 手术效果不稳定,故应予以改进,提出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方法 通过几何原理,分析唇裂设计中鼻小柱基部与患侧鼻翼基部的定点变化规律,观察比较鼻小柱基部中点与两侧唇峰点所成三角形在正常上唇与唇裂患者中的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睿 张玲阁 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44卷2期 153-1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改良三角瓣与传统三角瓣对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讨改良三角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110例门诊就诊需要拔除第三磨牙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改良三角瓣组和传统三角瓣组,记录患者术后2、7d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进 王伯钧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1年27卷1期 34-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遵循几何原理改良下三角瓣法及L瓣法联合应用极大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几何原理,分析了唇裂设计中鼻小柱基部与息侧鼻翼基部的定点变化规律,阐明了唇裂畸形的本质,提出了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联合患侧唇缘L瓣法修复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伯钧 韦进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0年26卷3期 384-3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根据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畸形特点,探讨更加合理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式.方法:采用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对95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进行手术修复,阐明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手术设计思路和操作要点.结果:随访例数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继芬 张书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23卷6期 888-8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单侧唇裂的修复方法很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经典的旋转推进法(Millard法),但经许多学者研究和临床证明旋转推进法存在唇高不足及疤痕直线收缩等缺陷,而下三角瓣法存在鼻翼及鼻底修复不良和患侧唇高过长等缺点[1].为此,我们在上唇下部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18卷20期 99-99页
【摘要】 本文针对经典的单侧唇裂修复方法--旋转推进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良,采用在上唇下部和唇红缘下各设计一小三角瓣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寿 邢龙 等 《甘肃医药》 2009年28卷6期 444-445页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效果.方法:在上唇下部和唇红缘下部各设计一小三角瓣对Millard 法进行改良,修复23例单侧完全性唇裂.结果:23例创口Ⅰ期愈合,患侧唇高与健侧一致,鼻小柱形态好,患侧鼻底适中,红唇部形态...
【关键词】 改良Millard法;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福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7年35卷1期 106-10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索改良"△"皮瓣切除法矫正内眦赘皮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对168例内眦赘皮应用改良的"△"皮瓣切除法进行矫正.在原内眦点A与新内眦点C间设计等待切除的"△ABC"皮瓣并切除,分离皮下的纤维结缔组织,离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小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12卷16期 13页
【摘要】 <篇首> 笔者从临床试验中,分析对比了"上三角瓣法"和"下三角瓣法"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证,以及在它们基础上的改良术式:上、下联合三角瓣法.该法具有定点容易,易于掌握,使用灵活,效果满意.该设计具备鼻底良好封闭,矫正鼻小柱歪斜,直线状瘢痕模拟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