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15
- 379
- 117
- 42
- 10
- 982
- 356
- 242
- 128
- 81
- 418
- 415
- 362
- 248
- 15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薛超莉 常淑文 等 《护理学杂志》 2019年34卷6期 51-5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的灾害准备度情况,为提高临床护士的灾害准备度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江苏省苏北地区5所三甲医院的270名临床护士,采用护士灾害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的灾害准备度平均得分(185.43±31.42)分;护士职称、...
【中文期刊】 李丽娜 段亚妮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6年19卷24期 2971-2974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后60个月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3年8—10月,在唐山地区选取参加过汶川地震的救灾志愿者200例,均在地震后3个月接受过替代性创伤问卷(VT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
【中文期刊】 郑金 张京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25卷2期 227-228页 ISTICPKU
【摘要】 医德尺度宽严相济的原则是参战与救灾医疗救援中的特殊道德要求.在这种特殊的医疗救援中,要对救命为上、效益为重、有利为先、特殊止救等理念指导下的救治行为给予道德宽恕,以保证最大限度的提高救治效率.
【中文期刊】 李丽娜 崔向军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1年14卷21期 2428-2430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赴川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状况.方法 对300名参加汶川地震的救灾志愿者采用 "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91例救灾志愿者替代总分超过理论中值11人(3.80%),其中生活信念69人(23.70%)、认知反应36人...
【中文期刊】 缪晓辉 沈慧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年29卷7期 717-71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卫生重建是地震灾害后灾区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灾区卫生重建工作,必须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近期要根据不同阶段特点,整合救灾医疗卫生资源,实现长效常态管理;远期要着眼未来卫生需求,规划灾区医疗卫生重建,把重点放在医疗及卫生防疫人才...
【中文期刊】 张希东 李娟 等 《空军医学杂志》 2017年33卷3期 170-171页 ISTIC
【摘要】 我军空运医疗队于2016年9月赴泰参加第二次东盟"10+8"防长扩大会人道主义援助救灾和军事医学联合演练.结合此次演练,笔者针对医疗队在国内卫勤训练,从训练大纲、人员、装备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后续参加此类演练的卫勤分队在国内备训提供借鉴.
【中文期刊】 高存友 甘景梨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2年29卷8期 603-60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持续军事应激条件下官兵的疲劳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持续执行汶川抗震救灾任务的某部官兵869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并以同期留守未执行任务的同部官兵725人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GSIS)、疲劳量表-14(FS...
【中文期刊】 吴永胜 何晓斌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1年32卷5期 382-383页 ISTICCA
【摘要】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区,发生自然灾害后,灾区破坏严重,工作环境恶劣,条件差,公共设施无法正常运行,医疗垃圾如不能及时处理、外排,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就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地以及动植物,造成疾病传播,易发生次生灾害.
【中文期刊】 胡军智 徐新民 《中国医疗设备》 2010年25卷10期 71-72页 ISTIC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高原、高寒地区复杂多变的气候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指出在这些地方因抗震、抗冰雪、防沙尘等救灾需要大量使用医疗卫生装备时,应加强日常的管理和平时的保养维护工作,以便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率,从而更好地完成救治保障任务.
【中文期刊】 杜津 刘建军 等 《华北国防医药》 2010年22卷5期 477-477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长期在平原生活的人进入高原低氧环境,由于大气氧分压的减少,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可能产生急性高原反应,但人体对高原环境具有强大的习服适应能力.有文献报道,青年士兵进入高原7 d后即可建立初步习服[1].2010年5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