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
- 6
- 6
- 5
- 1
- 17
- 14
- 9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丙行 朱韩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1期 4418-44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动物,在1.0× 106(较低)、2.0×106(中等)和4.0×106个细胞/mL(较高)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下,研究了不同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清清 席贻龙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2期 4026-40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比较不同食物密度下污染物浓度对受试生物的慢性毒性,筛选出以轮虫为受试生物对水环境中Zn2+污染进行监测的敏感指标,在不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1.0×106、2.0× 106和4.0× 106个/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敏 席贻龙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4年6期 1017-10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种群增长实验方法,在4个温度(20℃、24℃、28℃和32℃)和3个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 (Turpin) Kuetzing]密度(1.0×106、2.0×106和4.0×106 cells/mL)共12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丽丽 席贻龙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2期 370-3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镜湖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夏季种群内4个生化遗传特征上互不相同的克隆(克隆A、B、C和D)在4个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1.0×106、2.0×106、4.0×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胜 席贻龙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4期 578-5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群体累积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3、0.3、3.30和300 μg·L-1)的三氯杀螨醇和不同食物密度(3.0和5.0×106cells·ml-1)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盼 温新利 等 《中国环境科学》 2016年36卷6期 1886-1894页
【摘要】 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动物,研究了在不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1.0×106,2.0×106,4.0×106个/mL)下,不同浓度(2.0,4.0,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亚 汪玲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12期 3858-38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比较不同食物密度下污染物浓度对受试生物的慢性毒性,以多刺裸腹潘作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斜生栅藻密度较低(0.5× 106 cells·mL-1)、中等(1.0× 106 cells·mL-1)和较高(2.0×106 cells·mL-1)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汝梦 杜勇 等 《生态毒理学报》 2022年17卷3期 477-488页
【摘要】 为探究近水湿生植物对水体中藻类生长的影响机制,以湿地常见滩涂植物陌上菅(Carex thunbergii)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不同初始藻密度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化感效应.陌上菅浸提液的浓度和藻类的初始密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雷 席贻龙 等 《动物学报》 2005年51卷4期 678-68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和特异性染色方法,对采自芜湖市镜湖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夏季种群内的16个克隆进行了等位酶分析.在检测的6种等位酶系统中,依据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和苹果酸脱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贻龙 黄祥飞 《动物学报》 2000年46卷1期 27-3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采用种群累积培养法,研究了藻类食物的种类和密度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萼花臂尾轮虫的休眠卵主要在开始培养后的6天内形成。在0.1mg/ml的食物密度下,与蛋白核小球藻相比,斜生栅藻或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以1:1(湿重)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