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4
- 2
- 4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斯拉甫 阿不都热依木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年22卷2期 126-1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新疆一枝蒿提取物(ARE)对化学性肝损伤及免疫性肝炎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引起的小鼠免疫性肝炎模型及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致小鼠、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ARE对免疫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晓翠 毛艳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9年39卷9期 1580-15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一枝蒿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与体外抗炎作用的相关性,为揭示其抗炎作用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新疆一枝蒿不同极性提取物及洗脱物的指纹图谱;以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对象,考察新疆一枝蒿不同极性提取物及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海 刘宁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3年9期 130-1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旨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研究新疆一枝蒿提取物黄酮及萜类对棉铃虫P450 CYP6B6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表达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450 CYP6B6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受到诱导.时间...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提取物;棉铃虫;P450 CYP6B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雨彤 戎晓娟 等 《中成药》 2018年40卷2期 395-3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L.总黄酮提取物中紫花牡荆素、6-去甲氧基-4-O-甲基茵陈色原酮在模拟胃肠道溶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2种成分含有量,分别评价提取物中两者及其单体在不同pH值(2.5...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紫花牡荆素;6-去甲氧基4-O-甲基茵陈色原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丹婷 李红玲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23卷10期 2633-2634,2637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疆一枝蒿治疗Ⅰ型过敏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建立RBL-2H3细胞脱颗粒模型,检测新疆一枝蒿对RBL-2H3分泌IL-4、TNF-α的影响,研究比较新疆一枝蒿总醇提物Q1、醋酸乙酯萃取物Q2、水溶部位Q3和正丁醇萃取物Q4的Ⅰ型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威 斯拉甫·艾白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19卷12期 2836-2838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不同类型的炎症动物模型评价一枝蒿(AR)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小鼠气囊肿实验、棉球肉芽肿实验等.结果 一枝蒿提取物对急性、慢性炎症及炎性渗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炎症介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素挽 杨璐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39卷4期 408-4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一枝蒿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 H-NMR、13 C-NMR 等波谱分析和理化常数推断新疆一枝蒿全草中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新疆一枝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海 朱燕 等 《新疆农业科学》 2012年49卷12期 2254-2262页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一枝蒿提取物黄酮及萜类提取物对棉铃虫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影响,探明外源有毒物质对该解毒酶表达规律的影响,阐明棉铃虫与植物次生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为发展新型无公害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新疆一枝蒿中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