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2
- 1
- 7
- 5
- 2
- 1
- 7
- 5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伟鹏 许思宾 等 《广西医学》 2022年44卷17期 2045-20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纳美芬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昏迷患者意识恢复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1(AQP-1)和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TBI后处于无反应觉醒综合征期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建会 杜巨豹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年32卷6期 613-617,6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开发一组新的听觉Oddball范式,通过事件相关电位观察其在健康受试者中的脑加工反应.方法:社会招募健康志愿者15名(男8名,女7名,平均年龄40±9岁),分别进行纯音-正名(TS),其他名字-正名(OS)和反名-正名(RS)三组难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怡帆 朱佳杰 等 《健康研究》 2019年39卷6期 660-663页CA
【摘要】 随着急救技术的发展,颅脑损伤患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部分颅脑损伤患者会由昏迷转归为无反应觉醒综合征,也有一部分患者进展为脑死亡.文章就脑死亡和无反应觉醒综合征的判别标准,行为学、神经影像学和脑电差异展开综述,并分析了脑死亡和无反应觉醒综合征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小雨 杨艺 等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2卷3期 162-163页
【摘要】 唑吡坦是非苯二氮卓类的咪唑吡啶类药物,是选择性GABA(A)受体激动剂,常用于治疗失眠。临床发现唑吡坦对部分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有显著“促醒”作用,但扩大样本的研究在群体水平上未发现唑吡坦的显著疗效,提示其治疗效果与个体敏感程度有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志强 龙颖 等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3年30卷4期 417-419页ISTICCSCDCA
【摘要】 2023年2月,中国南京持续性植物状态评分量表第六次修订会在南京召开。依据有关意识障碍的定义、分类和评估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将原量表修订为中国南京意识恢复量表。修订后的中国南京意识恢复量表由听觉反应、视觉反应、肢体反应、进食反应...
【关键词】 中国南京意识恢复量表;昏迷;无反应觉醒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化龙昂 赖海芳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5年31卷3期 339-3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对慢性意识障碍(pDoC)患者意识水平恢复的影响.方法 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浙江省人民医院pDoC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两组均接受常规促醒治疗和醒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天帅 何怡芳 等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25年23卷3期 58-66页
【摘要】 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俗称"植物人",目前临床尚无确切、有效的检测意识手段,是当今世界医学难题之一.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晔 李瑞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4年39卷7期 940-9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两组加工深度递增式变化的事件相关电位(ERP)Oddball范式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响应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电生理学特征.方法:研究纳入17例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WS)和30例微意识状态(MCS)患者,对其进行两组加工深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晓晨 导师:狄海波 杭州师范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目的:目前意识研究的一个主要争论在于意识的关键脑区位于大脑皮层前部还是后部。意识障碍是意识研究的天然模型,意识障碍包括无意识的无反应觉醒综合征和伴随意识涌现的最小意识状态,本研究通过利用氟十八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_Flu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艳 陈蓉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3年36卷2期 148-151页ISTICCA
【摘要】 意识障碍根据临床行为学评估标准主要分为三类:昏迷、无反应觉醒综合征/植物状态和微意识状态.虽然微意识状态概念的提出能够帮助临床医生鉴别无法进行功能性交流患者复杂的非反射性行为,但是不具备识别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不能自我表达和运动输出但存在部分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