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
- 2
- 6
- 1
- 2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贵阳 吕晓迎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1年30卷4期 595-6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入式微电子神经桥芯片”是采用微电子的方法实现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植入式系统.为解决这一系统的供能问题,设计并制作了无线经皮能量传输系统的体内供电模块.该模块包括接收线圈、整流芯片和稳压芯片,其中接收线圈利用印刷电路板(PCB)实现,整流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志强导师:颜国正 上海交通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硕士) 2014年
【摘要】 健全的排便机能对于人类代谢和排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在探寻肛肠的奥秘以及救赎肛门失禁者的技术。近年,国内外开展了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的研制,为临床上治疗肛门失禁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但现有系统在假体结构、排便预警、血供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龚鑫导师:吕晓迎 王志功 东南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1年
【摘要】 当前各种医疗电子器件在体内诊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治疗多种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本课题组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植入式微电子神经信号桥接SOC”的设想,采用微电子神经桥芯片系统来实现中枢神经的功能再生,并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路宽 贺春雨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21卷10期 173-182页ISTIC
【摘要】 机械循环支持(MCS)装置已广泛用于心力衰竭(HF)患者的治疗,但能量传输经皮电缆导致的感染问题严重降低了患者长期生存率.将无线能量传输(WPT)技术应用于MCS装置,实现装置的无线供电和完全植入是降低感染的有效手段.WPT技术无需借助经皮...
【关键词】 机械循环支持(MCS);无线能量传输(WPT);经皮能量传输(TE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卿 颜国正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1年30卷4期 392-395,408页ISTIC
【摘要】 针对现有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无供能装置或供能装置更换可能引发感染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电磁谐振耦合的无线供能方法,对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进行非接触的经皮无线供能.本文在对能量传输电路、发送接收线圈参数研究基础上,提出通过选择SRC电路作为发射、接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强 颜国正 等 《仪器仪表学报》 2013年34卷12期 2831-2838页
【摘要】 设计用于反馈式人工肛门括约肌的无线经皮供能系统,从理论和实验2个方面对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能量传输这一前沿技术进行研究.接发线圈均采用平面螺旋结构沿磁芯表面绕制而成.为了在体外供电时耦合链路能够较好地处于谐振状态,减少由于位置变化或人体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伟 杨瑞霞 等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2年31卷4期 75-78,91页
【摘要】 针对经皮无线供电系统中松耦合的电磁感应供电方式存在的能量传输距离近,传输效率低的问题,分析了一种基于高Q值的谐振式能量传输方式.首先分析了谐振式能量传输的理论模型以及Q值在能量传输效率中的作用;其次对基本经皮感应电路进行改进,通过在驱动和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