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3
- 2
- 2
- 1
- 22
- 22
- 7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云啸 仝广 等 《人类学学报》 2024年43卷1期 122-1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石沟遗址是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大田洼台地北缘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现于1996年.2013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在遗址C区进行发掘,出土 51件砾石、249件石制品和少量动物化石碎屑.石制品的大小、风化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黄文 刘颖杰 等 《人类学学报》 2024年43卷5期 828-838页ISTICPKUCSCD
【摘要】 包包岭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郑家河村汉水左岸的Ⅲ级阶地.2021年7-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十堰博物馆、郧阳区博物馆对其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96 m2,出土不同类型的石制品341件.石制品原料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星 张月书 等 《人类学学报》 2024年43卷1期 106-121页ISTICPKUCSCD
【摘要】 泥河湾盆地内埋藏有诸多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是研究古人类扩散、适应和技术演化的重要区域.东谷坨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的东缘,丰富的文化遗物为研究石器技术和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证据.在2016-2019年的发掘中,发掘团队将原来的6A-6E五个文化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清坡 马欢欢 《人类学学报》 2024年43卷2期 321-330页ISTICPKUCSCD
【摘要】 2016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河南三门峡地区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在灵宝窄口水库周边发现旧石器地点8处、石制品74件及少量动物化石;石制品中有47件出自地层.石制品主要埋藏在黄土堆积和河流相堆积中,原料以石英岩为主,类型包括石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子文 李建军 《人类学学报》 2008年27卷1期 23-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福建省永安黄衣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发现于红土台地网纹红土层下部和底部砾石透镜体中.上文化层出土石制品15件,下文化层出土石制品133件.石制品的类型有石核、断块、断片、石片、刮削器、砍砸器和手镐等;它们以砾石为原料,打片采用锤击法,不预制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超荣 冯兴无 《人类学学报》 2005年24卷1期 18-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青磁窑遗址是山西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之一.1976-1977年经过两次发掘,发表了初步研究报告.1984年和1987年,再次在遗址中发现了53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片占多数,其中有疤台面和修理台面石片是该遗址中以前未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兴无 裴树文 等 《人类学学报》 2003年22卷3期 177-1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烟墩堡遗址位于三峡地区重庆市丰都县,地处长江干流的第四级阶地,出土1300余件石制品.遗址底部的似网纹红土层是石制品的原生层位;上部的粘土层和粉砂层是流水等从高处搬运、二次堆积形成的,除石制品外,还混入新石器时代的陶片.石制品应为一套文化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 2002年21卷2期 116-125页ISTICPKUCSCD
【摘要】 大长梁旧石器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埋藏在泥河湾层里.它东距小长梁遗址170米,野外观测和地层对比显示,二者的地层层位及文化层一致,应为同时期遗址.该地点试掘近7平方米,共获得33件石制品和一些动物化石.出土石制品以小型为主,原料剥片利用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强 《人类学学报》 2002年21卷1期 59-6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坡西岭遗址发掘共出土244件石制品,其中石器46件,类型分为砍砸器、手镐、刮削器3种,制作简单、粗糙,极少经过细致加工.这与百色盆地其它旧石器时代遗址所发现的石器具有相似的特征.其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光茂 《人类学学报》 2002年21卷1期 65-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从讨论手斧的定义出发,归纳出划分手斧的标准,并以此来衡量百色手斧,认为百色手斧是真正手斧.由于百色手斧的原料(多为石英岩)质地粗糙、结构面多、且有的在制作工具时已被风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斧的制作质量,因此,百色手斧更多地显示出早期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