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0
- 1
- 1
- 2
- 1
- 1
- 8
- 8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罗茜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19卷1期 67-68页
【摘要】 隐喻是人类借助具体概念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手段和思维方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皆存在时间--空间隐喻、时间--金钱隐喻、时间--实体隐喻,这说明时间的隐喻性思维具有跨文化相似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思维决定语言提供了例证.
【中文期刊】 黄维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7卷4期 362-365页
【摘要】 隐喻是汉语中时间表达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其他具体形象的概念来认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实体隐喻、空间隐喻和结构隐喻是时间隐喻的主要方法.汉语时间表达的隐喻性从一个方面证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文期刊】 陈栩茜 张积家 《心理学报》 2011年43卷8期 863-877页
【摘要】 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时间隐喻在汉语时间量词语义加工中的作用.实验1表明,当时间量词的水平方向隐喻(“长-短”)与字词的空间长度特征(“长-短”或“宽-窄”)不一致时,语义加工受到了干扰;实验2表明,虽然“高-矮”亦为字词的空间特征,但对时间...
【中文期刊】 杨晓红 张志杰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18卷1期 1-9页
【摘要】 在时间隐喻研究早期,研究者多将时间隐喻分为"自我移动"和"时间移动"两类,关注的是"自我移动"和"物体移动"空间参照框架向时间概念的系统映射.最近,有研究者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其他空间参照框架映射而来的新的时间参照系,并确立了新的理...
【中文期刊】 刘丽虹 张积家 《心理学探新》 2009年29卷3期 32-36页
【摘要】 该文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空间-时间隐喻的心理机制.实验1的结果表明,空间关系加工可以促进时间加工.实验2考察了空间图式和时间图式间的关系问题.结果表明,空间图式和时间图式间的关系符合弱式的隐喻建构观.
【中文期刊】 周榕 黄希庭 《心理科学》 2001年24卷2期 163-166页
【摘要】 本研究采用启动技术考查了上级时间隐喻对下级时间隐喻的启动效应.结果发现不管是在反应时还是在意义相关程度的评定上,时间根概念隐喻的启动效应明显次于基本概念隐喻的启动效应,而基本概念隐喻的启动效应又明显低于派生隐喻的启动效应,这验证了时间隐喻的...
【中文期刊】 王悦 王晓玉 等 《心理学报》 2023年55卷5期 781-791页
【摘要】 时间焦点是塑造内隐时空映射的关键因素,但不同生命史策略个体的时间取向差异是否影响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以及二者如何交互影响内隐时空映射尚不清晰.本文通过3个研究考察不同生命史策略个体的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偏好,并进一步探讨生命史策略和时间...
【中文期刊】 白亚停 孟杰 等 《心理研究》 2021年14卷1期 20-28页
【摘要】 时间信息加工中时空隐喻效应获得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但该效应是否真的存在,以及效应的激活方式和影响因素是什么,目前依然存在争论.据此,本研究使用启动搜索联合任务范式,以时间词汇为主要实验材料,通过两个实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1...
【中文期刊】 何听雨 丁一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20年28卷6期 935-944页
【摘要】 近期研究发现时间可以分别在三个空间维度(左右、前后和上下)进行表征,但不同维度心理时间线的起源和激活机制尚存争议.最新证据表明,左右维度时间线主要起源于阅读/书写习惯所伴随的感觉运动经验,其激活可能是一种低水平的感觉运动机制;前后和上下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