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31
- 1017
- 65
- 44
- 7
- 136
- 115
- 114
- 90
- 42
- 391
- 246
- 59
- 55
- 4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秧秧 卢海碧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31卷8期 51页
【摘要】 临床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是冰袋冷敷.骨折或骨关节扭伤患者伤后常伴随肿痛,处理不当会出现张力性水疱.创伤后第一时间采取冰袋冷敷处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缓解肿胀 [1].临床冷敷常规处理是将市售冰袋外包裹无菌纱布或毛巾,然后置于损伤处,但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彤 陈卫国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0年26卷3期 337-340,40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品牌3百万像素(MP)的影像诊断显示器对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影像上肺结节伴随征象及定性诊断的效能.方法 利用的3种不同品牌显示器,分别为台湾的奇菱CHILIN MDM2130-3NC(品牌A)、日本的艺卓EIZO Ra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勇 蔡裕兴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28卷1期 105-1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胸部DR影像上孤立性肺结节检出准确率的比较来评价PACS影像诊断工作站所应用的不同分辨率的医用显示器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经CT证实的具有非钙化孤立性肺结节(DR胸片上直径<30 mm=100例,多发肺结节(直径<30 mm,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竹 黎瑞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年20卷z2期 140-141页ISTICPKU
【摘要】 显示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PACS所显示的图像质量,文章通过对各类影像对显示器分辩率的不同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医院的投入能力、各科室、各部门及各个工作岗位对影像质量的实际需求,探索在PACS建设中合理选择和配置显示器的方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翼 宋少娟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33卷6期 34-37,45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医学影像用显示器亮度特性的评价,了解显示器的质量现状,为显示器的稳定性质量检测和环境照度的控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按照使用类别选择30台显示器,利用标准图像、亮度计进行客观指标测试,包括亮度综合特性、最大亮度、亮度比、亮度均匀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基炜 黄圣雁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33卷8期 100-104页ISTIC
【摘要】 进行了移动式C臂机的临床使用情况的简介,对C臂机所包含的C臂推车系统和显示器推车两部分的结构进行了图示说明.根据移动式C臂机三例典型成像方面的故障,进行了每例故障的故障分析与查找、故障处理说明、总结了维修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按照C臂机所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彦君 高祥璐 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22卷4期 328-331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眼位患者在观看偏光3D影像0.5h和1h后视功能参数的改变,探讨参数改变与视疲劳的关系.方法:选取志愿者51名,根据近距隐斜量分为3组:正位组、外隐斜组、内隐斜组.分别测量观看3D影像前、0.5h和1h的视功能参数,使用视疲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昭阳 马跃 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5卷11期 37-38页
【摘要】 重点讨论医用显示系统的几何失真和显示分辨率的概念以及视觉评价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成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7期 57-59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医用显示器进行质量控制并对校准周期进行研究,确保医用显示器处于最佳的性能状态,为医生提供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医学诊断影像。方法:依据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及AAPM-TG18校准标准,利用亮度计和显示器校准软件,每季度对9台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华强 戚仕涛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10卷8期 50-52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虚拟刺激环境的途径实现对人体的辅助麻醉和镇痛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和头戴式三维显示器虚拟出对感官产生强烈刺激的环境,激发人体因自我保护而产生的大量肾上腺素,从而起到一定的麻醉镇痛作用.结果:研制的新型麻醉系统达到了预期的镇痛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