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7
- 4
- 7
- 52
- 28
- 20
- 12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许文旭 毕华兴 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3年45卷10期 118-126页
【摘要】 [目的]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影响下黄土高原地表植被覆盖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探究不同流域景观格局对水文过程和水分循环要素分配的影响,为优化流域植被空间配置与加强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蔡家川小流域主沟道及其内部4个子流域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阳 张建军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22年36卷5期 44-50页
【摘要】 极端降雨引发的浅层滑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与社会经济损失.为探究极端降雨条件下土地利用、植被类型和地形因素对浅层滑坡的影响,通过对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2021年10月3—6日极端降雨引发的浅层滑坡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极端降雨的特征与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新春 赵勇钢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1期 7987-79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晋西黄土区山西离石典型人工林刺槐、侧柏、核桃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深剖面(0-500 cm)细根参数、土壤水分和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并以农地为对照,评价各人工林土壤水分亏缺和有机碳积累效应,在此基础上探讨三者的耦合关系.结果 表明:(1)3种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强方方 魏天兴 等 《植物研究》 2019年39卷1期 61-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水分是晋西黄土区植被群落生长与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定量探讨该区域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水分变化规律,选择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3种典型植被群落(油松人工林、刺槐人工林、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土壤水分与降雨、气温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霞 杨宗儒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期 416-4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退耕还林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是评价退耕还林措施及其生态效益的重要内容之一.选取晋西黄土区退耕22年后形成的3种典型乔木林分,包括自然恢复的辽东栎林、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和刺槐人工纯林,并以耕地作为对照,通过外业调查和采样分析,从深度和程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周 张建军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5期 1427-143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探讨不同密度人工林的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可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通过野外样地调查,选择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探究50年生林分密度为600、930、1200和1650株·hm-2的油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生物量及其分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隋旭红 张建军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6期 4791-47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于2009年生长季(4-10月),应用TDP(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热扩散探针技术,并结合同步测定的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饱和水汽压差及大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分析了晋西黄土区15年生辽东栎、山杨树干液流的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文超 毕华兴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年12卷1期 24-28页
【摘要】 果农间作是晋西黄土区农林复合的主要模式之一.采用定位监测方法,以4、6和8年生苹果与大豆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其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树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增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文超 毕华兴 等 《水土保持通报》 2014年34卷3期 252-256页
【摘要】 为了研究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选取研究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4,6和8年生苹果(Malus pumila)+大豆(Glycine max)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间作系统土壤养分(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全氮)含量进行了定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译方 毕华兴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年12卷4期 21-27页
【摘要】 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不同坡向的刺槐和油松林地为研究对象,在2005-2012年对刺槐和油松固定样地0 ~ 2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进行定位观测,采用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分析刺槐和油松林地土壤水分年内、年际变化规律,探讨降雨分配情况对年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