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1
- 1
- 8
- 1
- 1
- 3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佳君 罗志明 等 《中医杂志》 2020年61卷3期 204-208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诊断方法技术的客观化研究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经阶段.证素辨证学中病位、病性、“证候-证素”积分等概念的提出,促进了中医诊断学走向数字化发展.状态辨识理论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对人体状态要素的客观、全面、动态的中医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喜灵 姜伟炜 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14期 1175-117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科学技术的知识创新离不开工具这个要素的推动,新工具会引领并带来科学发现与技术进步.分析中医学发展几千年来呈现“稳态”是因为一直缺少能够撬动中医理论的“新工具”,伴随中医学历史进程的原始身化工具需要有物化新工具来替代.认为对辨证论治的心算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亮 张烨 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2期 97-101页ISTIC
【摘要】 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用于胃脘痛的BP神经网络辨证模型,用于提高胃脘痛智能辨证的准确率.方法:以“中医数字化诊疗平台”的门诊临床电子病历数据作为数据集,采用Matlab作为模型仿真平台,运用L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锦殊 关健儒 等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32卷2期 56-5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痹证辨证施治的智能化辅助系统的开发,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中医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完成软件设计,选取我科门诊同一痹证病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治疗组应用智能化辅助系统指导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瞿年清 朱文锋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医诊断师资班30周年纪念大会 2012年
【摘要】 <正>前言中医诊疗具有典型的传统特色,是一个病、证、症结合,理、法、方、药俱备的系统工程.中医诊疗融合了几乎全部中医学各科知识及.自从2002年"WF-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问世,至今已经整整十年.在这过程中,该诊疗系统功能不断完善、版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洪净 导师:朱文锋 湖南中医学院 中医学 中医诊断学(博士) 2002年
【摘要】 基于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的科学发展一般规律,现代医学科学遵循着此规律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快速发展.作为生命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学,纳入量化分析方法与手段,也已成为中医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其中,中医辨证的量化研究,是当前提高中医药临床评价水平的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骥 许家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8年39卷8期 846-8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核心、现代中医诊断技术为支持,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文献数据的中医诊疗决策内容信息化、智能化.通过病证临床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决策方法, 病证诊疗结合、中西医数据汇通, 建立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彦澄 肖永华 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13期 1106-1109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医案是最能体现医生学术思想与辨证论治的记录.通过对近年来中医医案分析类文献的回顾,基于中医医案具有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知识特点,以及医案全数据性、难以规范化的数据特点,从群案及个案分析研究现状出发,结合中医个体化辨证论治优势,提出个案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绍辉 祝淑贞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1年28卷4期 483-484,4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控制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和多奈哌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