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4
- 7
- 4
- 2
- 2
- 1
- 16
- 9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贺玲玲 尹心红 等 《护理研究》 2015年20期 2533-2534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有声思维在本科护生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16名护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人。对照组见习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有声思维法教学。[结果]观察组考试成绩总分、简答题及病例分析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亚东 郭明贤 等 《护理研究》 2013年27卷20期 2166-2167页ISTICPKU
【摘要】 护理教育是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仅靠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形式已远不能满足学生主动学习和将来护理工作的需要.有声思维(think aloud)又称“出声思维”或口语报告法,就是将大脑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语言化[1].国外护理专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靖 柯永红 等 《护理研究》 2013年27卷19期 2016-2018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索将有声思维方法与Seminar教学法相结合在护理教学中应用,培养护生创新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方法]选择本校2006级~2010级护理本科专业学生为教学改革实验班,尝试有声思维方法与Seminar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改课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亚东 郭明贤 等 《护理学杂志》 2012年27卷19期 64-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有声思维用于护理本科《老年护理学》教学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将48名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人.对照组病例讨论课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有声思维讨论教学.结果 观察组课程考试成绩及病例分析题得分显著高于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霞 李强 等 《糖尿病天地》 2019年16卷6期 213-21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有声思维法在专科护生岗前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两班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有声思维法练习,对照组用常规模式练习.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和实训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沟通协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娟 胡敏华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年13卷22期 3268-32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究采用有声思维法进行《基础护理学》实践课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全日制四年制护理本科学生233人,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个班为试验组,另2个班为对照组,试验组护生118人,对照组护生11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玲玲 尹心红 等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15卷5期 346-34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索应用有声思维法培养本科见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级全日制四年制护理本科见习学生216名(4个班),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两个班为干预组,另两个班为对照组,每组护生10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见习带教方法,干预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继平 冯素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8卷12期 16-17页
【摘要】 目的:将有声思维法运用到护理临床教学中。方法选取2014年在我院实习的五年制全日制护理本科生60名,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有声思维教学模式。结果研究末期两组间批判性思维能力比较,试验组总成绩与病例分析题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荣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69-72页
【摘要】 本研究选用16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采用有声思维、写作实验、回顾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二语写作过程中的3个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1)母语思维量和二语发展水平的关系;(2)在写作过程不同的思维活动中,母语的使用量是否相同;(3)不同水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