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4
- 23
- 19
- 158
- 19
- 16
- 15
- 7
- 46
- 44
- 34
- 25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贺福元 邓凯文 等 《中药材》 2009年32卷1期 1-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研究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以数理特征化方法解决.方法:根据中药复方药效物质与人体作用的本质,结合中医药学科的属性、特点及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分析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现状及中药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研究面临的若干基础瓶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萌 陈着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27卷1期 115-120页ISTICCA
【摘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几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共同存在的病理状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血脂异常等,几种相互关联的异常情况同时发生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异常复杂,目前针对MS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静 田维毅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4年40卷10期 1823-182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现代中药学研究证实,中药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是中药治疗疾病的关键.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中药可以被肠道菌群代谢为与其前体不同的生物活性成分;二是中药通过维持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三是肠道菌群能够调控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焕英 刘礼剑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25卷12期 74-80页ISTIC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腹痛腹泻、便血和消瘦为特征的慢性、难治性胃肠道疾病.目前临床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多为单靶点或具有单种作用途径的药物,不良反应多.中医药作用广泛、疗效确切,能通过多成分、多环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博 张宏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2年38卷6期 920-9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研究复方黑骨藤有效成分组(ac-tive ingredient group from 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compound, AIG)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in-induced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国飞 沈媛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年23卷9期 3217-322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发现四物汤的新药理作用并辨识其有效成分群.方法 于GEO和Cmap数据库获取四物汤和1309个小分子药物的基因表达谱,计算差异表达基因及四物汤与1309个小分子药物的基因表达谱间的相似性,相似性较高的小分子药物的药理作用为四物汤的新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瑞芳 俞赟丰 等 《陕西中医》 2022年43卷11期 1647-1650页ISTICCA
【摘要】 肠道菌群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生理状态下,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优势菌群(>98%),两者的比值是反映肠道微生物群紊乱的重要指标.在病理状态下,紊乱的肠道菌群通过影响胃肠动力、破坏胃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祺嘉钰 郑华婵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22年37卷2期 186-1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总结中药有效成分代谢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为中药的药效作用机制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典籍和现代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对中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肠道菌群代谢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以及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等方面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昆 高霞 等 《中国药房》 2020年31卷11期 1320-132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及其主要成分(芍药苷、丹皮酚、苦杏仁苷)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胶囊组(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1000 mg/kg)、芍药苷组(15.0 mg/kg)、丹皮酚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宇 蒋嘉明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年21卷6期 1161-11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补骨脂抗抑郁有效成分群(effective components group of fructus psoraleae,EGFP)的抗抑郁药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补骨脂通过乙醇提取,石油醚萃取后得到含有补骨脂总黄酮、补骨脂定及补骨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