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6
- 2
- 1
- 68
- 12
- 4
- 4
- 3
- 25
- 11
- 8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肖炜婷 曾琼丽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5年34卷3期 264-2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单味中药有效部位新药是从单一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一类或数类成分提取物及其制剂.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单味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的注册申请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而关于中药有效部位新药总结鲜少.本文针对中药有效部位新药在20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勇 李军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19卷6期 892-899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根据近年来中国药监管理和审评部门对中药创新药物的认识和审批要求的变化,结合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归纳并提出中药创新药物发现的5种途径:中药有效成分及其创新药物的发现、中药有效部位新药及其复方制剂的发现、基于经典名方的创新药物的发现、基于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广斌 宋明辉 等 《实用医药杂志》 2021年38卷1期 70-73页
【摘要】 目的 为5类中药新药的研发找出更好的路径.方法 通过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的国产药品数据库中2009年—2018年获得生产批准的5类中药新药情况进行整理,对获批5类中药新药的生产工艺进行重点分析,并对其获批数量、有效部位类型、活性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28卷1期 73-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现代中药开发的新模式--"有效部位配伍"的研究思路已由传统发掘中药(复方)有效部位转化为开发以中医药理论或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微观复方.同时其研究目标和方法也得到更新,具体包括治疗疾病目标化、配伍比例优选化、组分类型标准化、协同与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东 潘国凤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7年18卷3期 244-2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析目前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新药申报资料中长期毒性试验剂量设计的现状和常见问题,从把握长期毒性试验原则和目的、正确看待中药毒性问题以及长期毒性试验剂量设计要点等方面,阐述此类新药制剂长期毒性试验剂量设计要重视的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东 张磊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年23卷4期 58-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析了目前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申报资料中常见的在筛选和确定有效部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强调主动研究意识和比较药理学研究意识,关注对中药有效部位新药安全有效与质量控制的关联性思考,加强对具体方法学的系统考虑和归纳等三个方面入手,重视中药有效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东 潘国凤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年23卷1期 73-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析了目前新药申报资料中常见的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新药长期毒性试验剂量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此类新药制剂长期毒性试验剂量设计时的考虑要点进行了剖析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圭源 陈素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6卷5期 17-19,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找出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探索解决办法,促进高效中药新药的研发.方法:采用分析论述的形式.结果:从另一角度提出了有效部位的概念;分析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的特点和优势、影响中药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关键因素;对中药有效部位进行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璐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0年11卷6期 323-3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阐述了中药二类新药目前研究和申报资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研制单位对有效部位及有效部位群的确立依据仍缺乏足够重视,及在有效部位含量测定中忽视"科学、合理、先进”的指导原则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应以相关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坚持中医理论,借鉴西...
【关键词】 @中药二类新药/发展趋势;@有效部位及有效部位群/分离和提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昱 刘蜻蜻 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0年37卷6期 408-425页ISTICCA
【摘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天然药物、有效部位及单体活性成分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文中列举了122种天然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将其分为生物碱类、总黄酮和总酚酸类、单体酚酸、萜类和甾醇类、总苷与总酯类、氨基酸和杂环类、多糖与聚糖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