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6
- 1
- 9
- 3
- 2
- 1
- 1
- 12
- 11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士喆 刘芬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6期 70-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探讨不同形态的氮输入对湿地植物根际周围土壤有机氮矿化过程的影响机制,于 2021 年 8 月采集了德州减河湿地芦苇及原位土进行加富栽培实验,并利用连续淹水培养法进行氮矿化速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氮输入对植物根际分泌物的释放有不同影响,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学军 周国逸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8期 1688-16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分析了南亚热带鼎湖山森林植被恢复演替序列不同阶段代表性森林-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0~10 cm)CO2、CH4排放/吸收和有机氮矿化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森林土壤培养52周的CO2-C累积排放量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军 曾细妹 等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5期 1392-140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有机氮矿化是土壤氮循环的关键过程,预测土壤有机氮矿化对于评价土壤供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有效积温、双曲线、一阶(One-pool)和二阶(Two-pool)指数模型拟合洞庭湖区典型水稻土有机氮矿化过程,并分析模型参数与土壤有机氮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倩倩 王邵军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8期 7339-7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蚂蚁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师能够调节土壤微生物及理化环境,进而对热带森林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及其时间动态产生显著影响.以西双版纳白背桐热带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需氧培养法测定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比较蚁巢和非蚁巢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的时间动态,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清馨 张心昱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8期 6502-65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Gmin)及酶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选择亚热带杉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长期氮添加与室内控温培养试验,分析土壤Cmin及β-1,4-葡萄糖苷酶(βG)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野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红亮 马芬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2期 8167-81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含量虽低,却是土壤氮库中最活跃的组分之一;主要来源于凋落物分解和土壤氮素转化.但是它们各自对土壤的影响还不清楚.通过添加杉木和15N标记的阔叶凋落物于土壤表面,研究针阔叶凋落物分解对土壤SON的影响,及与土壤氮的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红 马天娥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期 378-3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分布与矿化是退化草地封育后土壤生态效应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指标.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半干旱黄土区不同封育年限草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变化及其矿化特征.结果表明,封育对半干旱黄土区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银坤 陈敏鹏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4期 4037-40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105 d的恒温(25℃)控湿室内培养方法,探讨了华北平原高产粮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以及水分和有机、无机氮输入对其影响.试验设4个肥料添加水平和4个水分梯度,分别为对照(S0)、仅添加无机氮(尿素)(S1)、无机氮和有机氮(鸡粪)配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ZONG Hai-ying 王凯荣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8期 1721-17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1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化肥处理对土壤各氮素含量的作用不明显;有机物料循环特别是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矿质氮和有机氮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55.2%和38.8%.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仇少君 彭佩钦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4期 443-44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简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其在土壤氮素循环中的重要作用,着重讨论了其与可矿化氮、矿质氮、有机氮和固定态铵之间的关系,指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与供氮因子间的关系在氮素循环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为调控土壤氮素的供应状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