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5
- 1
- 6
- 3
- 3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袁明哲 陈姗 等 《生物学杂志》 2015年1期 22-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观察暴露于不同浓度有毒铜绿微囊藻( Micorcystis aerug niosa)下的三角帆蚌( Hyriopsis cumingii)的胃、前肠、中肠以及晶杆体等消化系统的扫描电镜切片,了解有毒铜绿微囊藻对三角帆蚌消化系统超显微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大命 叶琳琳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2期 7109-71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太湖3个湖区(梅梁湾、贡湖湾和湖心)水体中有毒和无毒微囊藻基因型丰度及有毒微囊藻比例的季节变化(2010年4-9月),并与环境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毒微囊藻基因型丰度及所占比例存在季节和空间差异:从4-8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艳 孙韶华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6年33卷2期 157-1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水中有毒蓝藻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取20 ml纯培养藻液和500 ml采集水样用0.22 μm滤膜进行过滤,收集藻体提取DNA,应用SYBR Green对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根据软件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星 钟山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6年40卷5期 997-10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克隆了斑马鱼(Danio rerio) abcc2基因序列,探讨了其在微囊藻毒素(MC-LR)解毒中的潜在功能.结果表明:斑马鱼abcc2具有同哺乳动物ABCC2相似的介导荧光底物MCB外排的转运活性,MC-LR处理可显著诱导其在斑马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大命 孔繁翔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1期 6551-65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应用荧光定量PCR对冬季太湖不同湖区底泥表面有毒微囊藻和总微囊藻种群丰度进行调查,同时基于PCR-DGGE技术对底泥中有毒微囊藻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囊藻在太湖底泥表面分布广泛,所有采样点都检测到有毒微囊藻存在,且不同湖区有毒微囊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小峰 卢彦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7年31卷6期 874-8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富含营养的废水中生长蓝藻水华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已有报道显示水华中的有毒成分是一类单环七肽微囊藻毒素,它们对人和家畜有严重的毒害作用,本文所使用的蓝藻水华采集于我国的太湖地区.我们采用三个亚致死计量(16、32、64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峰 郭宗楼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3年27卷4期 431-43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水华的发生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水华的普遍发生使微囊藻毒素成为了一种存在广、影响大的天然有毒物,对水体尤其是富营养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水平的监测是水环境监测的重要任务.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简便可行的蓝藻毒素检测体系以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丽娜 徐小清 《水生生物学报》 2003年27卷6期 644-6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简称MC)是一些有毒蓝藻,如微囊藻、颤藻和鱼腥藻等,产生的一种具有肝毒性的环状七肽.1878年Francis[1]首次报道家畜因有毒蓝藻水华中毒死亡的事件.随后,20世纪60-80年代,世界范围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洁 吕榜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5年6卷3期 273-275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由于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加剧,人类向水体排放了大量含N、P的有机物,使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造成藻类大量繁殖,藻类在代谢过程中或藻体破裂后向水体中排出藻毒素,主要有毒成分为微囊藻毒素(MC),MC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环状七肽化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效宇 张进忠 《水产科学》 2006年25卷12期 632-634页
【摘要】 用铜绿微囊藻有毒株DS和无毒株573喂养大型溞,观察微囊藻对虫体的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毒的微囊藻不仅明显延缓大型溞的生长,而且阻碍虫体的怀卵和发育,并造成幼体产出困难、导致大型溞死亡率升高.无毒微囊藻虽然不影响虫体的生存,但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