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91
- 3
- 51
- 41
- 41
- 39
- 19
- 24
- 20
- 16
- 15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茜 孟翔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36卷8期 926-932页ISTICPKU
【摘要】 《黄帝内经》生命观通过探讨人的生命起源、生命结构、生命存在方式论述了人类生命的本质;通过对人生命状态和生命长度的观察论述了人类总体的生命质量;通过对人生命与其他生命的共性以及人生命独特性的分析,总结出了人的生命特征.这种生命观一方面尊重生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懿 《医学与哲学》 2021年42卷24期 1-5页ISTICPKU
【摘要】 生命哲学是剖析生命存在的重要学问.国外生命哲学、生命观研究主要形成了存在主义生命哲学、历史文化生命哲学、生物倾向生命哲学、唯意志论生命哲学四种典型范式,从生命本质、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生命临终四个维度对人之生命问题展开追问,另有基于物种起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本峰 《医学与哲学》 2019年40卷13期 20-24,44页ISTICPKU
【摘要】 健康问题是举世瞩目的全球问题,已上升到各国的发展战略中,遗憾的是,作为研究对象和表达术语的“健康”,仍存在许多概念上的模糊和交叉.新时代下厘清健康概念的内涵和表达,构建健康研究的平台,已成为学界的当务之急.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鹏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 7-12页
【摘要】 现代西方环境哲学非人类中心主义通过类比人类来证明大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从而拥有道德地位.但是,从终极意义上看,唯有人类具有内在价值和道德地位.自然内在价值论实际上是把大自然看作在本质上与人一样的存在物.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即便从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恩昌 杨同卫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26卷2期 156-158页ISTICPKU
【摘要】 在研读医学伦理学文献资料及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既要聚焦伦理问题,又要有广阔的视野;既要重视具体问题,又要重视理论问题;既要坚持研究的独立性,又要关注时政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会宇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24卷3期 356-357页ISTICPKU
【摘要】 新医改环境下,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缓和医患矛盾,同时对于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伦理意义: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实践"人是目的"的伦理价值,发挥道德情感的传递作用,改善社会风气,传播与发展人道主义精神、提升人的道德境界以及促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新菊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1卷2期 1-5页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英雄本质、英雄品质、英雄价值和致敬英雄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英雄的本质在于英雄是在历史实践中诞生并成长起来的,是人民群众中的杰出代表.英雄的品质在于英雄是其所处时代的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新时代英雄应具有爱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亮 李孟璐 《高教论坛》 2017年3期 123-125页
【摘要】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过于强调它的功利性价值、项目化思维,与专业和知识教育相分离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准确定位,重新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探索改进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验茹 宁伟东 等 《中国市场》 2017年1期 243,245页
【摘要】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高校的绩效管理具备人本性和学术性,而且还兼顾体现出了复杂性和效能性等特点.文章主要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绩效管理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来进行深入的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婀娜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8期 10-13页
【摘要】 教育歧视给学生传递的是消极的暗示甚至明示,是负性的、否定性的情感,在教育领域存在着言语歧视、动作歧视、观念歧视、漠视歧视等类型。教育是引导性的活动,而教育歧视通过拒绝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尊重学生人格、压制学生人性等方式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属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