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02
- 81
- 33
- 29
- 9
- 5
- 843
- 705
- 573
- 173
- 162
- 475
- 423
- 238
- 177
- 9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谭勇 高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1期 54-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热循环和机械循环对切削Ti2448和纯钛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按照ISO?9693的标准分别制作纯钛和Ti2448烤瓷试件各30个,每种试件均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在37?℃水浴中保存24?h;B组和C组在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汐 尹成科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6年35卷3期 348-3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及社会老龄化等多方面因素,心血管患者越来越多,且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机械循环辅助装置(MCSDs)可辅助或替代人体天然器官的泵血及氧合功能,是挽救终末期心衰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临床需求十分迫切.但在中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新锦 孙寒松 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7年14卷3期 173-1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体外膜式氧合器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氧合疗法、 BVS5000、AB5000和MEDOS等不同机械辅助装置辅助对术后患者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的影响. 方法 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英 李呈龙 等 《中国医药》 2017年12卷7期 1032-103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机械循环辅助下发生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患者的治疗转归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探寻不同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机械循环辅助下发生OCS 42例患者的病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彤 宋德利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34卷10期 782-787页ISTICCA
【摘要】 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1].尽管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标准措施,但是由于缺乏供体,或者患者不能存活到有合适供体,使这一治疗受到限制,例如美国每年需要心脏移植的心力衰竭患者大约是5万例,但是心脏供体不足2 000个[2-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其银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5年36卷6期 717-720页ISTICCA
【摘要】 机械循环辅助在多种心脏病的治疗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经皮跨房间隔左室辅助装置就是一种通过经皮插管从左心房泵血到股动脉,产生连续非搏动性血流的循环辅助装置.它能降低右心室后负荷和左心室前负荷,减少心脏的做功及氧耗,同时增加血流灌注.目前主要应...
【关键词】 经皮跨房间隔左室辅助装置;机械循环辅助;心源性休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崇剑 王喜梅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2年33卷1期 36-38页ISTICCA
【摘要】 机械循环辅助在心源性休克的救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可纠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保障再灌注治疗的实施.其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最常用也最为成熟;心室辅助装置在逆转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参数方面优于标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近年来,经皮左室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慧芬 《医学综述》 2011年17卷17期 2632-2635页ISTICCA
【摘要】 暴发性心肌炎(FM)是临床急症,进展迅速,常很快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表现.但该病具有自限性,如患者能度过急性期常预后良好.FM的常用治疗措施包括一般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抑制治疗及机械循环支持治疗.了解F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洪 臧旺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9年7卷7期 552-55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在全世界范围内,特别在发达国家,每年近1/4的心衰患者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心衰,临床治疗棘手,猝死率高.近年来,心脏移植、机械循环辅助等治疗手段不断改进,逐步在临床大量使用,极大改善了心衰的治疗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旭东 杨碧波 《医疗装备》 2007年20卷8期 1-3页
【摘要】 机械循环辅助装置对于挽救严重心功能衰竭患者是有效的.其核心部分是血泵,分类方法很多.在临床应用中,根据其应用特点,分为康复过渡辅助,心脏移植前辅助及永久性辅助三种类型.出血、血栓栓塞及感染等是临床常见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