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8
- 3
- 2
- 1
- 28
- 9
- 5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日升 康文星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2期 173-18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弄清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不同林龄的养分循环特征,为人工林丰产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湖南会同杉木林25年的定位连续测定数据,根据杉木生长规律和养分吸收动态对杉木林不同林龄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秋 房磊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11期 3467-34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研究以湖南省会同县杉木人工林为例,利用1986—2016 年Landsat 历史存档数据构建了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集,通过计算综合森林特征指数与时间序列分析逐像元检测森林变化动态,并获取相关干扰历史的时相信息; 通过与树芯年轮信息对比分析与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艳 刘岩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5期 1389-13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培养试验,利用13C标记技术研究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为生物质资源有效利用和亚热带人工林固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生物质炭制备材料分别为木荷(阔叶树种)和杉木(针叶树种)凋落物,培养温度为2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芳芳 李燕燕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9期 926-9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森林养分内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基于长期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不同龄级(一年生、二年生和衰老)叶和枝的氮(N)、磷(P)养分分配及其再吸收特征,并分析了不同模拟N沉降处理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杰 刘小飞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5期 447-4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的背景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增加将促使森林土壤碳输入增多。凋落物是土壤碳库的重要来源,对土壤呼吸会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模拟植物净初级生产力提高、凋落物产量增加情景下凋落物对土壤呼吸和土壤碳库的影响,2013年1月到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娜 黄义雄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10期 2461-24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观测仪,测定福建省建阳范桥林场杉木人工林水热条件天气变化下土壤呼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在不同天气下其峰值出现时间有所差异,正常天气情况下其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当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媛良 汪思龙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10期 2560-25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3个试验地点的林下植被去除试验,研究了林下植被剔除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未分解凋落层、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的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123.7±46.3)、(204.2±79.1)和(187.1±94.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平 郑阿宝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4期 778-78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江苏苏南地区不同林龄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碳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过熟林阶段最高、中龄林阶段最低,水溶性有机碳与易氧化碳含量总体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明 汪思龙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7期 1674-16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30多年的定位观测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养分积累及其分配格局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及不同轮伐期和收获强度对养分输入/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是影响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养分积累的主要因子,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莹 王彦梅 等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5期 905-9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湖南省会同县森林植被从地带性植被天然常绿阔叶林到杉木人工林再到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转变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低于常绿阔叶林,分别仅为常绿阔叶林的76.8%和7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