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2
- 2
- 9
- 2
- 32
- 13
- 8
- 8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田大伦 方晰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11期 2382-23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定位观测数据,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密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杉木枝、叶中碳素密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叶的碳素密度平均为0.5044 gC·g-1,变异系数2.08%,枝的碳素密度平均为0.44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合平 田大伦 等 《中国林学(英文版)》 2001年3卷2期 26-31页
【摘要】 该文通过位于湖南西部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了杉木人工林成熟林、间伐林和幼林的小气候特征,在分析人工林生态系统环境能量的基础上,探讨其小气候的形成机制,揭示了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生态恢复后的小气候变化规律.多年的小气候观测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佳 郑吉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1年49卷12期 58-65,114页
【摘要】 以中亚热带(湖南和江西)杉木林分为研究对象,应用FORECAST模型,探讨了连续4个轮伐期的好中差3种立地杉木林分生长和生态系统过程对N、P、N+P混合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与N肥相比,使用P肥对杉木林分生长(如树高、胸经)和生态系统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建文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1卷6期 807-811页ISTICCA
【摘要】 以不同密度(1800、3000、4500株/hm2)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组分间能量现存量差异及其分配率.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杉木林树干、树皮、宿留枯死枝、根及凋落物能量现存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林下植被呈逐渐降低趋势;杉木林树干、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磊 李绍才 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40卷7期 79-88页
【摘要】 [目的]四川盆周山地是成都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而维持人工林在四川盆周山地的稳定性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至关重要.运用数学方法构建人工林稳定性评价模型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信息熵在系统评价中应用广泛,但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方面尚未深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志忠 崔洋 等 《生物多样性》 2013年21卷2期 206-2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评估森林凋落物的管理效应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在亚热带湖南会同林区,通过2011年5月布置的野外控制实验,采用区组设计和巢式设计,通过添加凋落物与否来检查凋落物的数量效应,添加阔或针叶凋落物来检查凋落物的质量效应,研究了叶凋落物对土壤动物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健 李江飞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7期 7713-77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气温变化对杉木枯死叶片分解的影响,以杉木人工林的凋落叶和宿存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网袋法,利用武夷山气温垂直分布特征,选择了 620 m、1003 m、1410 m和1948 m四个海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铭 何功秀 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43卷8期 138-148页
【摘要】 [目的]生态化学计量法是探索耦合元素平衡和循环的有效工具(如氮、碳、和磷等),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湖南会同杉木人工幼林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414"配方施肥为基准,在湖南省会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大伦 沈燕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7期 5025-50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过程之一,直接影响着森林的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林地的肥力水平,而且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现象普遍存在,寻求杉木林连栽两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差异与连栽林分生产力下降的关系,无疑具有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复明 范少辉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7期 2794-28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比较了湖南会同林区毛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和碳贮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5年生杉木各器官碳含量在47.15%~50.43%之间,不同器官碳含量高低依次为树干、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毛竹不同器官碳含量波动在44.51%~49.9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