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5
- 2
- 20
- 4
- 1
- 56
- 51
- 27
- 18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佳怡 阮红玉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8期 3502-35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揭示间伐干扰下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研究利用江西省吉水县石阳林场的36块杉木人工林样地的实测数据和研究区气候数据,通过基于经验的引入地位指数(SI)的生物量生长方程组和基于机理的3-PG模型,模拟并预估林分生物量,分析在间伐和非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涵 郭弘婷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4期 10274-102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江西省官山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间伐强度(0%、20%、40%)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林分光环境和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林下物种数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林下灌木层优势种不断变化,而草本层一直不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爱琴 张莎莎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期 719-7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在安徽省金寨县天马国家自然保护区,以不同海拔高度(750、850、1000、1150 m)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成熟林为对象,采用土钻法获取土壤细根样品,分别测定了不同海拔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娇娇 张秋芳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7期 6118-61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根系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日益加剧的氮沉降会影响根系生物量在空间和不同径级的分配,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土壤养分循环.以杉木幼树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氮沉降模拟实验,研究氮沉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陈坚 张黎明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2期 8199-82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物量会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如何运用景感生态学,准确预测区域尺度下森林生物量的时空演变趋势,是关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制定和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性战略课题.本研究目的是构建一套生态信息诊断框架,优化趋善化模型(3PG2模型)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青青 马祥庆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2期 4455-44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取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搭建遮荫棚设置5个光照强度(分别为自然光照的100%、60%、40%、15%和5%),研究了幼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长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雅茜 方晰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4期 5326-53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位于亚热带丘陵区的长沙县大山冲林场选取地域毗邻、环境条件(立地、土壤、气候)基本一致的杉木人工林(CL)和3种次生林:马尾松-柯(又名石栎)针阔混交林(PM-LG)、南酸枣落叶阔叶林(CA)、柯-青冈常绿阔叶林(LG-CG),每种林地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静静 李琦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6期 2071-20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自然环境中有效磷养分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而容易导致植物根系激烈竞争的问题,选择同一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平方向空间狭小而垂直方向空间大的室内盆栽模拟装置,以单株种植为对照,构建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安刚 刘世荣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3期 7833-78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自然化改造作为森林新增碳汇的最有希望的选择之一,将如何通过改变林分结构影响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而影响林分固碳能力和潜力目前尚不清楚,因此,了解近自然化改造对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马尾松近自然化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立厚 张茂震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3期 7912-79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单木生物量估算是区域森林生物量估算的基础.量化单木生物量模型中各种不确定性来源,分析各不确定性来源对森林生物量估算的影响,可为提高森林生物量估算精度提供理论依据.基于52株杉木地上部分生物量实测数据,建立杉木单木地上部分生物量一元与二元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