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3
- 3
- 1
- 2
- 1
- 1
- 1
- 1
- 13
- 12
- 11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薛来恩 党源 等 《实验动物科学》 2018年35卷3期 74-7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杏鲍菇菌糠多糖对小鼠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超声法提取制备的杏鲍菇菌糠多糖与基础饲料混合制成低剂量(200 mg/kg)、中剂量(400 mg/kg)及高剂量(800 mg/kg)三种多糖饲料.用48只K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腾 杨凡提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19年31卷10期 4802-4816页
【摘要】 本试验旨在降低杏鲍菇菌糠中纤维素含量,提高其饲用品质.从杏鲍菇菌糠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与酿酒酵母和乳酸片球菌组成复合菌剂对杏鲍菇菌糠进行混菌发酵,以中性洗涤纤维( NDF)降解率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冠元 潘恒忠 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13期 279-280页
【摘要】 根据黄粉虫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采用不同比例杏鲍菇菌糠与麸皮的混合料饲养黄粉虫.通过观察,杏鲍菇菌糠与麸皮的混合饲料能够满足黄粉虫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利用杏鲍菇菌糠养殖黄粉虫能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杏鲍菇菌糠利用率,增加其利用途径,延长食用菌生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艺 王天琛 等 《陕西农业科学》 2014年60卷12期 11-12,18页
【摘要】 增加工厂对废弃料的利用率,明确利用杏鲍菇菌糠生产秀珍菇的适宜比例,本实验以不同比例的杏鲍菇菌糠加入量代替新鲜培养料,与未加入菌糠的新鲜培养料进行发菌情况及产量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杏鲍菇菌糠可提高秀珍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子实体的产量.当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全飞 潘天任 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4卷6期 568-570,576页
【摘要】 以粗果木屑84%、麸皮15%、石膏1%为对照,采用不同比例的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菌糠替代部分粗果木屑栽培滑菇,旨在筛选出工厂化杏鲍菇菌糠袋栽滑菇的优良配方.结果表明,粗果木屑49%、杏鲍菇菌糠35%、麸皮15%、石膏1%为最佳配方.此配方投入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培 疏义林 等 《中国食用菌》 2013年32卷2期 33-35页
【摘要】 研究了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及啤酒酵母发酵液对平菇、杏鲍菇和茶树菇液体培养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和20%的杏鲍菇菌糠提取液能显著提高平菇和杏鲍菇的菌丝体产量,其菌丝体干重分别为每100毫升2.2805 g和1.8899 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军 林晓民 等 《食品科学》 2010年31卷24期 155-158页
【摘要】 目的:优化杏鲍菇菌糠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结果:杏鲍菇菌糠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8℃、提取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旭红 曲星梅 等 《微生物学报》 2018年58卷12期 2110-21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菌糠的营养素含量齐全,但纤维素含量过高是阻碍其饲料化利用的主要因素.故本研究筛选适合于发酵杏鲍菇菌糠的微生物菌株,以改善其饲用品质.[方法]首先,本研究采用纤维素-刚果红、苯胺蓝和MRS-Ca (De Man,Rogosa,Sha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跃辉 王立志 等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51卷2期 20-22页
【摘要】 为探讨发酵杏鲍菇菌糠替代部分精补料饲喂对肉牛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将40头肉牛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用发酵杏鲍菇菌糠替换对照组16%的精补料.预饲7d后开展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博 林凌竹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24年36卷12期 8110-8125页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发酵温度和时间对杏鲍菇菌糠发酵质量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分析确定不同发酵温度下的最优发酵时间.本试验基于吉林省地区的全年气候温度条件(≥0 ℃ 时),设定 5 个发酵温度,即(4±1)℃(T1 组)、(10±1)℃(T2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