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8
- 1
- 4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惟嘉 陈绍杰 等 《煤炭学报》 2006年31卷6期 747-751页
【摘要】 基于建筑物下条带法开采的地表变形观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条带法开采不同采留尺度的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表明,按一般条带法设计进行的地表沉陷预测下沉系数较实际偏小;且相同条带采出宽度时基岩厚度小,地表下沉值增大;相同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惟嘉 王海龙 等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5年3期 369-375页
【摘要】 采用现场实测、三维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对深井宽条带法开采煤柱稳定性及地表移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深井开采其煤柱塑性区的宽度明显增大,条带煤柱承载应力分布为明显马鞍形;煤柱横向变形主要集中在边缘9.5 m内,且呈现非连续、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耀东 朱辉 等 《山东煤炭科技》 2016年5期 35-37,42页
【摘要】 针对井下条带煤柱受力特点,分析了不同采留宽尺寸对条带煤柱顶板下沉的影响,研究表明:条带煤柱的顶板下沉量与留设的煤柱尺寸成反比,留设的煤柱尺寸越小,则顶板下沉量越大;反之,则顶板下沉量越小;在此基础上,运用概率积分法对其引起的地表变形进行预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心广 王海龙 等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1卷6期 36-41页
【摘要】 村庄压煤问题严重制约着济宁二号煤矿的生产接续与发展.结合该矿六采区的地质采矿条件,针对大郝村、大屯村两个村庄下压煤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法和村庄搬迁后完全垮落法开采两种解决途径.采用概率积分法,预计了两种开采方案对地面建筑物的采动影响,采用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兴林 张坤 《煤炭技术》 2016年35卷3期 157-159页
【摘要】 利用UDEC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综采面矿压规律的优越性,系统地模拟了不同条带尺寸下薄煤层短壁综采面矿压规律,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水害评价、现场监测确定出了40 m的合理开采条带,并辅以帷幕注浆的技术使16煤层的突水系数在0.044~0.086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正华 姚光华 等 《中国矿业》 2016年25卷4期 98-102页
【摘要】 本文针对矿区主要含水层特征分析,确定重点保护T 1 j含水层,其次为P3 c含水层,提出了采用封闭不良钻孔重新启封段注浆和离层裂隙带压力注浆两种含水层再造方法修复含水层,着重分析了最优压力注浆的层位在位于拉伸区T1 f7隔水层,其次是P3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仰辉 黄万朋 等 《煤炭科技》 2016年1期 4-6页
【摘要】 为了实现查庄煤矿下组煤层群(8、9、10煤)的安全带压开采,本文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煤层开采后的底板破坏深度,确定了底板破坏深度与所采煤层厚度的比值系数约为10;在考虑煤层开采对底板隔水层破坏效应的基础上,采用突水系数法对距离五灰和奥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兴林 张坤 等 《煤炭技术》 2015年34卷9期 183-186页
【摘要】 针对协庄煤矿十三煤层开采易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问题,首先根据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从理论上分析了煤层底板突水的机理;然后由现场观测、经验公式法计算的方法得到十三煤层底板岩体的破坏深度为19.76 m.使用FIAC软件,在有无承压水的情况下分别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学义 刘樟荣 等 《煤炭工程》 2015年47卷5期 83-86页
【摘要】 为探索陕北榆神矿区王家沟煤矿萨拉乌苏组含水层下保水开采方法,在分析该矿1301、1302综采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的基础上,基于充填条带与关键层协调作用原理,分别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FLAC3D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比研究了综采一次采全高全部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