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0
- 83
- 6
- 212
- 4
- 2
- 2
- 1
- 124
- 76
- 41
- 25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珂逸 刘心月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59卷12期 1090-1092页 ISTIC
【摘要】 《针灸大成》系杨继洲参考明以前针灸学著作并结合自身针灸临床经验所作,对后世针灸学发展有深远影响.系统整理《针灸大成》中涉及疼、痛二字的原文,分析其治痛特点及规律,总结《针灸大成》治痛特色思维及取穴原则,构建治痛立体思维,从而为临床上痛证的诊...
【中文期刊】 尹萍 李西亮 等 《江西中医药》 2024年55卷11期 10-11,14页 CA
【摘要】 《针灸大成》是明代杨继洲在《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编辑扩充而来.杨继洲非常重视"治未病",其"治未病"思想贯穿于全书各个卷宗,涵盖了疾病预防、发展以及预后的全过程.其治未病方法包括:通过调摄以养五脏;通过"明任督""运周天"以养形;通过...
【中文期刊】 高希言 《中医杂志》 2007年48卷7期 660-66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杨继洲(约1522~1620),字济时,明代针灸学家.据《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王国光叙称,他"幼业举子,博学绩文","祖父官太医,授有真秘",明世宗朝,"侍内廷,功绩懋著……,声名籍甚",又据《针灸大成》"请益"谓:"太医院医官继洲杨氏...
【中文期刊】 高希言 马巧琳 《中国针灸》 2006年26卷6期 451-45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不仅是针刺手法的大家,也是灸治的名家,对灸法认识独到而深刻,其贡献主要有3个方面:①大量收录各家灸法和治验,博采众家之长,广集明以前灸法之大成.②结合临床经验,对揣穴与体位、施术先后、艾炷大小、壮数多少、点艾火、发灸...
【中文期刊】 孙丽娜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12期 2260-2261页 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针灸古籍中,医案保留最多最详的,首推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继洲不仅理论造诣甚高,而且临床经验丰富.整理分析其针灸医案,无论对了解他的学术思想或作为临床借鉴,均当有所裨益.
【中文期刊】 袁宜勤 海月明 等 《中医药学刊》 2004年22卷10期 1918-1919页 ISTICPKUCA
【摘要】 从基本手法、复式手法、补泻手法、得气针法、透穴针法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杨继洲在刺法上的学术成就及其对针刺手法的完善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文期刊】 姚婷 陈峰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3卷10期 758-759页 ISTIC
【摘要】 《经络迎随设为问答》出自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卷四,集中体现了杨继洲的针刺手法理论精髓及实践经验.本文从经络、针刺补泻、针刺辨证论治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其中运用中医阴阳学说的内容,以期能为针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中文期刊】 金瑛 汪雯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52卷6期 433-434页 ISTIC
【摘要】 杨继洲,为明代著名针灸医家,他在其家传之学《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总结明以前针灸经典著作,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著成《针灸大成》[1]一书,对后世针灸学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书内涵丰富,其所记载的针灸医案突出体现了杨氏治病辨证准确,...
【中文期刊】 张曦元 柴铁劬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33卷11期 69-71页 ISTIC
【摘要】 《针灸大成》诸卷中,杨继洲运用大量篇幅论述其证治原则及内涵,阐述详实,见解独到.分析整合其证治思想为明析辨证,审因论治;诸法并重,通权达变;善用手法,总结创新;取穴精当,执简驭繁.付诸于实践,疗效卓著.
【中文期刊】 曾云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7卷4期 95页
【摘要】 本文选取明代针灸大家杨继洲《针灸大成》中2则验案,评析其诊治、选穴用药思路,在治疗虚实夹杂或经腑同病的杂病时强调辨证论治,治疗时针、灸、药三法常并用.对后世医者启示为:临证所遇疾病繁杂多变,用针、用药或针、灸、药并用均须遵辨证论治的原则,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