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
- 3
- 4
- 4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一笑 李建国 等 《古生物学报》 2019年58卷2期 232-2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三突起类(Triprojectacites Mtchedlishvili,1961 emend.Stanley,1970)是晚白垩世—古新世北半球广泛分布的一类被子植物花粉,具有重要的孢粉植物分区和地层意义.其主要特征是发育突出于体的突起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璨 席党鹏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6年33卷1期 21-32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松科1井位于松辽盆地,是中国大陆第一口以白垩纪陆相地层为研究对象的全取心科学探井,其生物地层、磁性地层等证据显示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可能位于明水组二段上部.为了进一步确定松辽盆地白垩纪/古近纪界线位置和晚白垩世末期气候-环境变化,本研究选择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祚焕 席党鹏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5年32卷3期 219-232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松辽盆地嫩江组一段富含介形类化石,是系统研究Santonian期陆相介形类的理想层位.论文对中央坳陷区D80井嫩一段的介形类化石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生物地层和壳体特征分析.鉴定出介形类化石11属30种,划分出6个介形类化石带,并与前人的研究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智礼 导师:杨湘宁 南京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根据对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嫩江组-段取心井段的7口优选井645块介形类化石样品的重新鉴定和厘定,对有关层位介形类分布特点与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划分了介形类化石带,系统、完整的建立了青山口组-嫩江组-段32个介形类化石带,包括新建介形类化石带4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莎 导师:张海春 王启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山东平邑盆地和东北松辽盆地是我国北方中、新生代环太平洋构造带上的典型陆相盆地,地层连续,化石丰富,是研究白垩纪-古近纪转换时期陆地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的重要地区。轮藻化石是研究陆地环境变化和陆相地层对比的重要工具,本文以轮藻化石为研究对象,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