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2
- 71
- 7
- 117
- 9
- 5
- 3
- 3
- 68
- 46
- 31
- 31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康 赵晓刚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2期 70-72页
【摘要】 本文选用拟南芥作为实验材料,基于真实的科研情境,系统性地探究了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极性运输的机制、影响极性运输的因素等,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影响因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潜力.教学过程遵循从个体水平到分子水平、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逻辑顺序,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芃 郇兆蔚 等 《植物研究》 2019年39卷6期 908-9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3种拟南芥生长素极性运输外运载体突变体及4种转基因株系研究了二萜rabdosinate抑制拟南芥幼苗主根及侧根生长的作用机制.结果 显示,60~80 μmol·L-1的rabdosinate显著抑制野生型拟南芥幼苗主根生长及侧根形成,而...
【关键词】 rabdosinate;二萜;拟南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大喜 殷珂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12期 1421-1427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生长素极性运输(PAT)在植物生长发育尤其是极性发育和模式建成中起重要作用.采用2种PAT抑制剂TIBA(2,3,5-triiodobenzoic acid)和HFCA(9-hydroxyfluorene-9-carboxylic aci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利琳 庞基良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2年24卷4期 508-51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在MS基本培养基上,黄瓜和绿豆幼苗的下胚轴切段培养4d时即可见不定根发生.下胚轴不同部位切段的发根能力不同.下胚轴切段反插时比正插时发根快1~2d,发根率也高于正插的;0.01~0.05mg/L的NAA还诱导下胚轴切段在形态学上端发根.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晓林 《生物学教学》 2019年44卷7期 61-63页PKU
【摘要】 针对有关生长素(IAA)极性运输的不同认识,从概念的界定人手进行了相关概念的区分和辨析,并以概念图的形式建立了这些基本概念相互之间的联系,对中学生物学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胜楠 崔继哲 《生物技术通报》 2009年3期 20-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PIN蛋白是生长素流出栽体,它在细胞中的不对称分布决定细胞间生长素流方向.PIN蛋白网络系统决定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为植物体各部位的细胞提供了特异的位置和方向信息.从细胞水平上介绍PIN蛋白在生长素极性运输中的作用及对PIN蛋白功能调节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莉 薛建平 《生物学杂志》 2008年25卷6期 9-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长素极性运输与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并受许多因素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机理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植物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生理机制及其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了解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进而阐述生长素极性运输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晓燕 杨治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2期 366-3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绿豆为指示作物,研究缺硼对侧芽生长及3H-吲哚乙酸(IAA)在完整植株体内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诱导侧芽生长,导致3H-IAA移动峰靠近植株顶端,茎中3H-IAA的放射性活度也低于供硼充分的植株,说明缺硼抑制了3H-IAA在植株体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俊华 种康 《植物学通报》 2006年23卷5期 466-4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长素极性运输特异地调控植物器官发生、发育和向性反应等生理过程.本文综述和分析了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调控机制.分子遗传和生理学研究证明极性运输这一过程是由生长素输入载体和输出载体活性控制的.小G蛋白ARF附属蛋白GEF和GAP分别调控输出载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石头 萧浪涛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年39卷3期 255-2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主要介绍了抑制剂、地球引力、矿质元素和光、温条件对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调控及生长素极性运输调控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