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9
- 2
- 5
- 5
- 5
- 2
- 2
- 7
- 7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唐振兴 何志斌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4期 1056-10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综合环境观测仪(ENVIS)的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2002-06-01-2008-05-31期间祁连山阴坡林草交错带土壤水热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温度与空气温度年内变化格局相似,但存在滞后期,滞后时间随土壤深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冒许鹏 刁娇娇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21期 8623-86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加强对林草交错带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进一步促林草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迫切需要摸清交错带景观本底并分析其时空动态演化趋势.以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0年Landsat 5 TM影像和2018年Landsat 8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建华 高宝嘉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3期 1296-13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4~2006年夏季利用样线法研究了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变化规律.共记录鸟类73种,隶属于13目28科56属,鸟类区系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鸟类群落物种数和密度年间差异不显著,α多样性随森林-草原交错带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怡珂 盖艾鸿 等 《草业科学》 2020年37卷10期 1970-1978页
【摘要】 高山林草交错带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林草交错带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特征受气候变化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共同影响.然而,这一敏感生态带内主要土壤养分状况及海拔梯度特征仍不清楚.本研究于2019年6月上旬,对岷江源区两处高山林草交错带按不同植被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海明 杨贵军 等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10年11卷2期 113-116,145页
【摘要】 [目的]探讨边缘效应对贺兰山东坡直翅目昆虫群落的影响.[方法]样带法采集取样,采捕过程中针对采捕的不同种类及生境中的具体情况,采用网捕法、徒手捕捉、诱捕法等.采集时将昆虫标本毒死后带回实验室,制作针插标本,根据相关文献专著鉴定并记录直翅目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海明 杨贵军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38卷10期 5127-5129,5140页
【摘要】 [目的]探讨边缘效应对贺兰山东坡直翅目昆虫群落的影响.[方法]样带法采集取样,记录不同种类及生境中直翅目昆虫的数量.[结果]斑翅蝗科、斑腿蝗科和癞蝗科个体数量分别占总数的42.65%、29.15%和12.76%,构成研究区域直翅目昆虫的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琦 冯可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3年47卷6期 770-7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了解灌丛化对林草交错带内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对林草交错带内灌丛化的认识和管理.该研究在北京东灵山自然保护区的林草交错带内选择不同水平(轻度、中度和重度)的灌丛化样地,通过样地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调查了灌丛化对植物多样性、土壤微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木兰 左丽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8年35卷2期 122-139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为了鉴别草本植物来源及木本植物来源的植硅体类型,本文从植硅体形态和大小两方面着手,对东北地区常见的57种草本植物和72种木本植物的植硅体进行系统分析.从植硅体形态来看,鞍型、帽型和哑铃型等24类植硅体为草本植物的特征类型,木本植物也鉴定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帷婕 导师:辜彬 四川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高山林线是一类典型的生态交错带,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高度敏感性而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景观格局的定量表达和分析是深入研究林草交错带系统变化过程必要的基础和突破口,同时定量研究林草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对深入分析系统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婷 彭少麟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7期 3322-33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述了边缘效应的空间尺度类型以及在不同尺度上的测度方法.基于大量的研究整合,认为边缘效应空间尺度的划分,可以根据空间尺度的不同以及边缘效应形成和维持因素,分为大中小3个尺度类型,即大尺度的生物群区交错带、中尺度的景观类型之间的生态交错带和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