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7
- 1
- 22
- 5
- 5
- 3
- 2
- 26
- 7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少冲 王敬华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7期 5234-524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隙的线状密度为31.78个/km,冠空隙和扩展林隙所占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5.71%和30.78%;冠空隙的年干扰频率为0.46%,干扰轮回期约为434.8a.冠空隙的大小变化在42...
【中文期刊】 张吕醉 王孝安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11期 1835-184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黄土高原马栏林区辽东栎(Ouercus liaotungensis)林林隙的定量研究,发现其林隙大小以20~40和40~60 m2的中小林隙居多,林隙的年龄结构以中期和后期数量居多,林隙形成方式以枯立和干基折断占总数的70.31%,林...
【中文期刊】 龙翠玲 余世孝 《山地学报》 2007年25卷6期 684-690页
【摘要】 通过对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更新状况及林隙环境特征的调查,分析了茂兰喀斯特森林主要树种在不同大小和年龄林隙中的更新密度、无性繁殖特征以及林隙特征、立地条件等因素对树种更新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更新密度随林隙大小的变化因树种的耐荫性强弱...
【中文期刊】 刘少冲 陈立新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2期 4072-408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统计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兴安岭天然红松混交林3种不同林型(椴树红松混交林(TP)、枫桦红松混交林(BP)、云冷杉红松混交林(PAP))的林隙及其邻近郁闭林分的土壤特征因子和树木更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旨在阐明林隙...
【中文期刊】 王微 陶建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11期 1989-199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森林群落林隙的大小结构、形成方式及林隙形成木(GM)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隙密度为18.5个·hm-2,冠林隙和扩展林隙分别占森林面积的28.4%和60.0%;冠林隙的大小变化在10~1 134.7 ...
【中文期刊】 沈泽昊 王功芳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2年26卷2期 149-15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对三峡大老岭地区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林隙的调查结果,运用多种方法定量分析和检验了5种地形要素对林隙和3类林隙形成木(GM)各方面特征的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反映了地形对林隙时空格局的影响,和不同类型林隙形成木的响应特征:1)林隙干扰随海拔上...
【中文期刊】 沈泽昊 李道兴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25卷3期 276-28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我国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林隙干扰特征,对三峡大老岭地区这一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了植被中林隙的数量、类型及成因;林隙形成木(GM)的类型、数量、物种构成和径级结构,以及林隙和GM的多尺度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林隙密度为...
【关键词】 大老岭三峡; 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干扰状况;
【中文期刊】 向悟生 李冬兴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1期 87-9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隙是森林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小尺度森林干扰形式,对促进森林更新和循环演替具有重要作用.对热带喀斯特森林的林隙干扰目前还了解不多.该文采用Worldview-3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地面调查,对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m2样地林隙干扰特征...
【中文期刊】 韩路 王海珍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6期 4699-470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塔里木河中游荒漠河岸林林隙基本特征和干扰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形成的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长短轴比率在扩展林隙(EG)和冠空隙(CG)有所不同,平均分别为1.52和2.31;林隙密度约为62.5个/hm2,EG和CG在塔里木荒漠河...
【中文期刊】 杨娟 刘丽娟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4年28卷5期 723-72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林隙干扰对森林的结构和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对五一棚周围林隙干扰格局和林隙特征进行了3条样线调查,样线总长度为4.4 km.结果表明:1)本区以小型林隙干扰为主,林隙平均密度为12.5个·km-1,林隙的分布格局在阳坡和山脊为集聚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