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0
- 7
- 2
- 38
- 18
- 9
- 7
- 5
- 27
- 23
- 11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德海 李惠英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5年14卷1期 32-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46岁.2004年2月24日,因感到头晕眼花、心悸、心慌乏力、胸闷、呼吸困难、腰酸背冷、上肢麻木等原因,前来医院就诊.患者舌红苔薄、脉弦,有口臭及异味,经查:血压170/100mmHg,心率82次·min-1,总胆固醇4.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爱兰 《医药导报》 2001年20卷10期 644-64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果糖二磷酸钠适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及各种心肌疾病的辅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经常出现静脉滴注部位疼痛,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我科对120例患者进行疼痛处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善会 高洪梅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4期 132-133页ISTIC
【摘要】 目的:奥美拉唑钠注射液与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混合后配伍观察。方法:奥美拉唑钠注射液和3种不同浓度的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混合。结果:配伍后即可变色棕红色,15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均有变为棕红色及浑浊现象,显微镜下观察有聚集物;对聚集物加入氯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忠琴 《护理与康复》 2012年11卷10期 1004-1004页ISTIC
【摘要】 <篇首> 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为无色澄清液体,在老年病科及心血管内科较常用.临床使用中,发现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与9种静脉注射药液存在配伍禁忌,9种药液见表1,但查阅药物配伍禁忌表,未发现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与9种药液存在配伍禁忌.为指导临床用药,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素芬 周璇 等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11卷2期 82页ISTIC
【摘要】 痰热清注射液为棕红色澄明液体,具有清热、化痰和解毒等作用[1],临床上常用于早期肺炎、急性支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2].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适用于低磷酸症患者.本科室为1例患儿静脉点滴这两种药物时出现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鹏 郝立芳 等 《海峡药学》 2017年29卷8期 35-39页
【摘要】 目的 评定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中游离磷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HT6K 比色法测定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中游离磷酸盐的含量,评定所得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 本实验方法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0.06%(k=2),置信概率95%.结论 分析并量化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李添 王硕欣 《饮食保健》 2017年4卷27期 137-13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喜辽妥乳膏外擦加按摩预防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所致老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在我科使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在患者穿刺部位及穿刺血管走向均匀涂擦喜辽妥并予以按摩3~5min,2次/天,5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学琴 张丽 等 《安徽医药》 2003年7卷6期 472-4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细菌内毒素法检查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的热原.方法应用鲎试剂检查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中的热原.考察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干扰行为.结果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稀释10倍,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选用鲎试剂,用细菌内毒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烨 《河南中医》 2002年22卷5期 46-47页ISTIC
【摘要】 <篇首>本院1999~2001年间使用黄芪注射液、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随机抽样将95例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7岁以下20例,7~14岁29例。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