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6
- 12
- 10
- 8
- 18
- 15
- 10
- 5
- 5
- 17
- 15
- 13
- 11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辉 郑红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41卷4期 672-67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D21S11、D21S1270、D21S1437的多态性判断先天愚型患者21号额外染色体的双亲起源.方法:选择先天愚型关键区域(DSCR)内部及其附近的STR D21S11、D21S1270、D21S143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坚宣 史庆华 等 《遗传》 1999年1期 11-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1三体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约95%患儿的超数21号染色体来源于母亲,且随母龄增加患儿出生率也随之增加.本文首次运用胞质分裂阻滞法(CB法)对不同年龄女性体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对其21号染色体的分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年龄的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向杰 黄川 等 《生殖医学杂志》 2017年26卷11期 1109-1113页ISTICCA
【摘要】 人类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非整倍体.由于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多数的非整倍体胚胎会停止发育,因此对胚胎的非整倍体率的精确评估多通过对配子的直接研究来进行.大多数非整倍体胚胎的产生,是由于父源或母源性减数分裂中偶然的染色体不分离所导致.本文综述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锦燕 谢佐俊 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14卷10期 24-2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与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分离的关系.方法 7~8w ICR雌性小鼠经PMGS和hCG促排卵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1.5Gy)及相同剂量不同次数的Cs137γ-射线照射后使其与同龄未受照射雄鼠交配,17~19d后取胎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华 刘雯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03年15卷2期 67-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引起人外周血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不分离情况. 方法: 用人外周血中期染色体制备并计数,用χ 2检验作统计学分析,检测在0、0.1、0.25、0.5、1.0、2.0 Gy 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给予0.5 Gy 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庆华 许波 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8年38卷8期 883-889页
【摘要】 非整倍体即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于生殖细胞则可能导致不育不孕、自发流产和先天出生缺陷.精子非整倍体发生率为5%~7%,卵子非整倍体发生率为22%~90%;在早期自然流产中,非整倍体率高达50%.绝大多数临床上常见的非整倍体患儿的异常染色体来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华 刘雯 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6年24卷4期 233-240页
【摘要】 探讨小剂量电离辐射对体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影响,及与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 Ⅱα,TOPOⅡα)的关系.用137Cs γ为辐射源与中期染色体计数法,研究了小剂量照射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不分离关系,发现照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芳 王广琴 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年12卷3期 259-2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我们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x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研究经过培养的第一次分裂后人淋巴细胞中21号染色体自发性分离异常与年龄的关系,以及不含21号染色体微核出现的频率,以阐明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坚宣 史庆华 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999年16卷2期 103-107页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阐明性别与年龄对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分离的影响.方法 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不同年龄及性别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获得的双核细胞,以21号染色体近着丝粒特异性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同时检测21号染色体丢失及不分离.结果 具有4个信号点的双核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英霞 夏欣一 等 《生殖与避孕》 2007年27卷12期 798-8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报道1例Y染色体长臂缺失合并不分离的男性无精子症患者.方法: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以确定核型.PcR-STSs检测以确定Y染色体断裂点,并行睾丸活检.结果:细胞遗传学和FISH证实患者为嵌合体,核型为45,X/46,X,d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