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3
- 10
- 5
- 49
- 3
- 1
- 1
- 1
- 38
- 13
- 7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家玮 鲁兆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9卷9期 1001-1003页ISTIC
【摘要】 《柳选四家医案》是清代著名医家柳宝诒的代表著作,为柳氏选取清代四位著名医家的医案,包括尤在泾《静香楼医案》二卷、曹仁伯《继志堂医案》二卷、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三卷、张仲华《爱庐医案》二十四则等,分门别类,每案之后,加以评注,编撰而成.书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纳文 肖照岑 《江苏中医药》 2010年42卷4期 14-16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对<柳宝诒医案>、<温热逢源>、<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医论医话>的系统学习研究,发掘出柳宝诒治温特色:善用”疏"邪之法治疗外感温热病;善用”透"邪之法治疗湿热类温病;运用”托"邪的方法治疗春温病.其对外感温热病的治疗不仅对前人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爱平 《河南中医》 2007年27卷3期 30-31页ISTIC
【摘要】 <篇首> 柳宝诒(1842~1901年),字谷孙,号冠群,又号惜余主人,晚清著名中医学家,祖籍宁波,清道光年迁居江阴周庄.《江阴县志》称其"为人和厚好学,能文工书,尤长于医."柳氏一生著作甚丰,著有《集腋成裘》、《温热逢源》、《疟痢逢源》、《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正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6年12卷10期 766-767页ISTICCSCDCA
【摘要】 伏气温病是外感中常见病,见证繁杂,多重险之候.其邪无不伏于少阴,或乘经气之虚,或夹新感之邪,随经而发.辨证先辨六经,伤寒温病皆同;再分兼夹:新感引动伏邪,伏温而兼内伤.治法清透泄热,养阴补托为两大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永贵 田超 等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18卷5期 9-10,18页
【摘要】 柳宝诒的《温热逢源》对伏邪温病的因机证治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为温病伏邪学派的代表作.通过分析柳氏对伏邪温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发现其注重辨伏邪的升降出入态势,治疗以调畅气机为主,因势利导,以给邪以出路为宗旨,更符合温病的升降出入辨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明生 《吉林中医药》 2005年25卷9期 49-50页ISTIC
【摘要】 <篇首> 柳宝诒字谷孙,号冠群,江苏江阴人,是晚清著名的温病学家,对伏气温病颇有研究.生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卒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享年59岁.据<江阴县志>称"其为人和厚好学,能文工书,尤长于医.苏常一带,妇孺皆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胜 《吉林中医药》 2003年23卷6期 6-7页ISTIC
【摘要】 <篇首> 根据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类.伏气温病简称伏温,原意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的温病,实际是指病发于里的温病.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溲赤、舌红苔黄等热郁于里的症候为主要表现.伏气温病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畅 张如青 《中医文献杂志》 2010年28卷6期 9-12页
【摘要】 柳宝诒作为一名医家,亦非常重视药物的选材、炮制,其制药细致周到,随症制药,师古而不泥于古,通过炮制以缓减药之劣性,增强药力,提高药效,注重两药配伍,引药归经,顾护阴液,透泄伏邪.柳氏能将药理紧密结合于医理之中,其制药经验对后世的中药临床运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振义 熊楠华 《江西中医药》 2004年35卷10期 15-16页CA
【摘要】 <篇首> 柳宝诒,字谷孙,号冠群.江苏省江阴县人,1841~1902年.据<江阴县志>称:"其为人和厚好学.能文工书,尤长于医,苏常一带,妇孺皆知."柳氏一生医著颇丰,著有<温热逢源>、<柳宝诒医案>、<柳选四家医案>等医藉.其中<温热逢源>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 李亚玲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34卷8期 149-151页
【摘要】 柳宝诒先生作为晚清著名温病学家, 对"伏气温病"的病机治法见解独到, 首创"养阴托邪"法.杂病诊疗方面, 注重培补中焦脾胃, 用药炮制也独具一格.作为中华老字号"致和堂"创始人, 其膏方也是驰名遐迩, 并且独创"以药制药"炮制法.本文对《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