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1
- 1
- 25
- 2
- 1
- 1
- 1
- 13
- 7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龙亚秋 袁嘉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2卷4期 996-1000页ISTICCA
【摘要】 探讨全国名中医陈宝田教授运用小柴胡汤、桂枝汤及其相关合方的临床经验.小柴胡汤不仅可和解表里寒热,而且还能调理脏腑功能,维持气血阴阳平衡.桂枝汤不仅可调和营卫、解肌祛风,且具有调和脾胃与营血之功.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的合方包括二小汤、三小汤、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茜 董昌武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1期 65-69页ISTIC
【摘要】 探讨芜湖市名老中医朱涛如经验方新制龙牡汤的组方用意和临床应用.类比新制龙牡汤与经典名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异同:三方虽均有安神定志之用意,但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相比,新制龙牡汤针对的是无形虚邪而非有形实邪;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媛 李慧明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21期 126-129页
【摘要】 近年来,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病率日益升高,严重影响绝经前后女性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该文对《伤寒杂病论》中的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百合地黄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用于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文献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茜 董昌武 等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6卷5期 1008-1010页ISTICCA
【摘要】 凡遇疑难病例,常以其诊断之疑治疗之难,极其考验医者思辨之巧.现选用高尔鑫应用"朱涛如新制龙牡汤"治疗围绝经期重度心律失常、难治性重度失眠和小儿多动症疑难病例三则分析其临证经验.围绝经期重度心律失常案,重在调和营卫,宁心安神,疏肝解郁;顽固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毅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55卷12期 48-51页ISTICCSCDCA
【摘要】 结合6则验案,分别阐述运用大柴胡汤、温胆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证体会,探讨经方对于部分以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情志异常为主要症状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贺勇 邓丽丽 等 《家庭医药》 2018年7期 53-54页
【摘要】 目的:研究柴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慢性关节炎合并慢性失眠症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慢性关节炎,合并有慢性失眠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柴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照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阿普唑仑),治疗时间为1个月,...
【关键词】 慢性关节炎;失眠症;柴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沛 《吉林中医药》 2011年31卷4期 355-356页ISTIC
【摘要】 <篇首> 袁红霞教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经验颇丰,擅长运用经方辨治脾胃及其它疾病.笔者日常跟随导师侍诊于侧,受益匪浅,今录其临床验案五则.
【关键词】 医案;袁红霞;半夏泻心汤/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军民 连建伟 《河南中医》 2008年28卷11期 25-27页ISTIC
【摘要】 <篇首> 全国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连建伟教授精研<伤寒论>、<金匮要略>三十余载,临证运用仲景方,化裁变通,紧扣病机,取效迅捷.现举例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大正 《河南中医》 2007年27卷12期 11-12页ISTIC
【摘要】 <篇首> 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运用不同的经方治疗妊娠恶阻症,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举验案6则,以资佐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晖 蔡念宁 等 《光明中医》 2017年32卷24期 3619-3621页
【摘要】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其中的方剂源远流长,在现代临床中,只要使用得当,往往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伤寒杂病论》使用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的思路,皮肤病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跳出脏腑辨证,回到这样的辨证体系中,也往往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