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10
- 1
- 2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聂黎行 查祎凡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2期 5320-53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牛黄清胃丸进行全处方鉴别和等级初评价.方法 对现行标准规定的显微特征进行总结,新建了番泻叶、石膏的显微鉴别方法和人工牛黄、大黄、冰片的薄层鉴别方法,改进了薄荷的显微鉴别方法,实现了17个药味的全处方鉴别.研制牛黄清胃丸对照制剂,将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旭 汪坤 《中医学报》 2015年30卷10期 1473-14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优选以热熔压敏胶为基质的栀黄止痛贴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为自变量,栀子苷含量、浸膏收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栀黄止痛贴最佳提取工艺是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
【关键词】 Box-Behnken响应面法;栀黄止痛贴;提取工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顿 刘瑞 等 《中医学报》 2015年30卷12期 1781-17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芩栀子膏对SD大鼠钝挫伤骨骼肌行为学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级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红花油组、自然愈合组、空白组.前3组于右下肢股二头肌肌腹建立骨骼肌钝挫伤模型.实验组、红花油组每日分别于造模处涂抹黄芩栀子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东文 陈淑映 等 《中药材》 2008年31卷6期 923-925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巴布剂渭良伤科贴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渭良伤科贴膏中黄连、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贴膏中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黄连、大黄的特征斑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贴膏中栀子苷的质量,栀子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庆龙 《双足与保健》 2018年27卷3期 189-19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运用整体推拿中药外敷结合针灸在临床的疗效.方法 近针灸L3/4椎间盘突出取L3/4夹脊、小肠俞、胞肓俞、肾俞;推拿疗法:患者取俯卧位,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循环行区域,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施以揉、推、压、拨、摇、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裘晓芬 《河南中医》 2011年31卷11期 1320页ISTIC
【摘要】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源于《小儿药证直诀》,为钱氏清泻脾胃伏热之良方.方由藿香、栀子、生石膏、甘草、防风组成,临床用之治疗口疮、流涏等脾系疾病,均获佳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双华 钟湘云 等 《中医学报》 2010年25卷6期 1143-11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芩苷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醇沉浓度4个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茵栀黄口服液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选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为凯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14卷9期 234-235页
【摘要】 防风通圣丸(汤)属于解表类方药,出于金代名医刘完素的《宣明论方》,为外散风邪、内清蕴热的表里双解剂,最初是丸剂成药,现亦改为汤剂应用.由防风、麻黄、芥穗、薄荷、大黄、芒硝、滑石、生栀子、黄芩、连翘、生石膏、桔梗、川芎、白芍、当归、白术、甘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为凯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9期 234-235页
【摘要】 <篇首> 防风通圣丸(汤)属于解表类方药,出于金代名医刘完素的<宣明论方>,为外散风邪、内清蕴热的表里双解剂,最初是丸剂成药,现亦改为汤剂应用.由防风、麻黄、芥穗、薄荷、大黄、芒硝、滑石、生栀子、黄芩、连翘、生石膏、桔梗、川芎、白芍、当归、白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社区医师》编辑部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26卷1期 13页
【摘要】 <篇首> 药物组成防风50g,荆芥穗25g,薄荷50g,麻黄50g,大黄50g,芒硝50g,栀子25g,滑石300g,桔梗100g,石膏100g,川芎50g,当归50g,白芍50g,黄芩100g,连翘50g,甘草200g,白术(炒)25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