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4
- 23
- 3
- 2
- 81
- 23
- 6
- 4
- 3
- 21
- 16
- 13
- 9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韩用顺 杨鑫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2期 615-6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交通建设对亚洲象(Elephas maximus)活动及其栖息地完整性造成了负面影响,传统生态廊道构建容易忽视交通建设对物种迁移的阻碍作用,构建路域亚洲象生态迁移廊道既是协调交通建设与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道路生态学研究领域薄弱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国杭 郑方东 等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51卷3期 70-74页
【摘要】 黄腹角雉是中国特产珍稀濒危雉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黄腹角雉栖息地为常绿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栖息地丧失及片段化是其主要致危因素.本文基于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和2020年两次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及相近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小燕 黄太福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5期 5718-57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栖食虫性蝙蝠,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年于湘西州及张家界市的25个溶洞中共记录到该蝠450只次,对其栖息生态特征(空间分布、姿势、体温、栖点温度和栖点安全性等)进行了较为...
【关键词】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栖息生态学;溶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小燕 黄太福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1期 7549-75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西南鼠耳蝠(Myotis altarium)是典型的洞栖性蝙蝠,是我国的准特有种.近年,在湘西州境内的13个溶洞中记录到该蝠361只次,并对其栖点的空间分布、栖息姿势、体温、栖点温度及个体的安全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其栖点主要集中在距离洞...
【关键词】 西南鼠耳蝠(Myotis altarium);栖息生态学;洞栖性蝙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迪 田旭飞 等 《生态科学》 2015年34卷3期 162-16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作为一个能够准确、及时、动态的获取生态资源现状的计算机软件,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GIS在动植物的分布及动态监测、栖息地质量评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基良 张正旺 等 《生物学通报》 2004年39卷11期 9-12页ISTICCA
【摘要】 栖息地片段化是导致许多森林鸟类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对栖息地片段化的形成及其影响的研究已是成为鸟类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鸟类栖息地片段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及集合种群理论等,并阐述了鸟类栖息地片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春光 吴孝兵 等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02卷6期 23-28页
【摘要】 本文简要综述了自2004年以来, 扬子鳄生态学方面主要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种群动态、种群繁殖力、遗传多样性、栖息地及生境、行为和分子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有待深入研究的扬子鳄的生态领域进行了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阿卜杜赛麦提·买尔迪亚力 王云 等 《生物多样性》 2022年30卷11期 229-24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全球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不断扩张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国外开展了大量的道路对野生动物生存影响的研究,相对而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通过总结截止于2021年国内的144篇案例研究文献以及新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冀 王云 等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10期 3183-31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公路等线性基础设施建设是导致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公路切割热带雨林地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对野生动物造成致死是最为显著的影响,其次是阻隔野生动物的移动.另外,噪声、灯光和空气污染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宗强 申国珍 等 《生物多样性》 2017年25卷5期 490-4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生态过程保护的最有效手段,世界自然遗产地是全球最具有保护价值的自然保护地.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其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物生态过程,维持着北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目前,尚缺乏对神农架世界自然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