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39
- 23
- 14
- 743
- 399
- 158
- 109
- 25
- 779
- 264
- 262
- 255
- 24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腊喜 严江涛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1卷9期 78-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左侧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的可行性.方法 114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右侧桡动脉途径治疗组(n=54)和左侧桡动脉途径治疗组(n=60).比较2组穿刺时间、造影导丝选择倾向、导管一次到位成功率及时间、造影剂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学刚 李志欣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46卷6期 741-7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足先进体位左桡动脉途径与右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内介入诊疗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203例行外周血管内介入诊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足先进体位左桡动脉组和右侧桡动脉组,比较两组桡动脉穿刺时间、目标靶血管到位时间及到位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华 《河南医学研究》 2019年28卷12期 2200-2201页CA
【摘要】 目的 分析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股动脉途径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洁 《黑龙江医学》 2018年42卷6期 567-569页
【摘要】 目的 探索经皮桡动脉途径介入穿刺术后导致血肿形成的原因,为降低术后血肿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自2015年1月-2017年6月所有需经皮桡动脉介入穿刺治疗的患者共计483例,术后发生穿刺血肿的病例共计27例,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血肿病例...
【关键词】 经皮桡动脉途径介入穿刺;血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渊 徐卫亭 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1年21卷1期 57-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行多支血管支架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9年3月所有经冠脉造影术明确为冠心病并行支架置入治疗225例老年患者,分为置入单支血管组(n=83)和多支血管组(n=142),多支血...
【关键词】 老年;冠状动脉疾病,经桡动脉途径,支架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林桂 钟绿萍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1卷4期 59-60页
【摘要】 目的 研究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583例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干预, 580例患者经皮桡动脉途径穿刺成功, 占99.5%.适合行冠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淑杰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9卷8期 149-150页
【摘要】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经皮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118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使用数字抽取法将这118例患者平均分成各有59例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福纯 颜昌福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卷28期 3-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左右桡动脉途径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58例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起病 12 h内经左或右桡动脉径路行急诊 PCI治疗,观察桡动脉途径的成功率和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如珠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28卷24期 80-81页
【摘要】 目的:经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选用260cm超长导丝作为交换导丝,以增加导管的一次到位以及减少桡动脉痉挛以及走行过程中其他血管的损伤.方法:90例初步诊断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采用经右侧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丽萍 熊观渝 等 《中外医疗》 2009年28卷21期 190-19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2种不同途径介入治疗术后的负性效应.方法 157例介入治疗患者根据介入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观察各自的术后负性效应.结果 股动脉穿刺组负性效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桡动脉组,负性效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桡动脉途径比股动脉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