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92
- 55
- 1
- 130
- 115
- 110
- 87
- 41
- 134
- 119
- 109
- 74
- 7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乔明琦 高冬梅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年3期 460-4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围绕“为何建立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以及建立什么样的理论”这一上篇的主题,从理论本身条件展开探讨。在明确理论与知识及科学理论与科学知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论述理论发展途径及其评价标准,比较中西医学理论发展的方式,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评价和发展提供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良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年42卷2期 4-8页ISTICCSCDCA
【摘要】 在对中药四气五味研究基础上提出三点假说.假说之一: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对药物能量阴阳性质和高低的量化,与化合物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有关,得吸电子为阳-酸-气,失推电子为阴-碱-味.本假说不仅将可能成为中药和西药的结合点和桥梁,也是中医和西医...
【关键词】 量子理论;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四气五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强 王起才 等 《铁道建筑》 2017年57卷8期 36-38页
【摘要】 通过动载试验可以准确了解加固之后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本文以甘肃S202线一座桥的动载试验为例,测试了该桥梁的一阶竖向自振频率、动挠度等参数,计算分析了结构的阻尼比、动力冲击系数.结果表明:结构一阶竖向自振频率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相符合,且自振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呈祥 孔鹏云 等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2022年6期 134-136页
【摘要】 方剂学是中医学基础理论课与临床专业课的桥梁课程,融合了多学科的内容.大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方剂课内容多、难理解、难记忆、易混淆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欣 付志飞 等 《中成药》 2019年41卷3期 623-6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中药多糖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肠道菌群是一道重要的桥梁,该成分在其作用下降解为短链脂肪酸、CO2等,进一步参与机体能量代谢、免疫应答等,同时也对宿主肠道菌群的丰度、种类及比例等产生重要影响.一些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中药多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岩 孙景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年21卷1期 120-1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小血管病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当今国内外脑卒中的研究热点.其与卒中、痴呆、抑郁等疾病的发病均存在密切的关系.督脉和肾在功能上与脑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督脉依其循行路线,成为连接、沟通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辛迪 丁长松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2卷6期 455-4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证"作为中医学特有的识病模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精髓,是中医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中医临床通过辨证发现疾病当前的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特征,为论治提供依据.从"方因证立,方随证效"出发,分析证-方-药之间内在联系,构建中药属性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相和 王耘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年6卷9期 891-896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脉搏波蕴含着丰富的人体生理和病理信息,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现已成为中西医共同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脉搏波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研究出发,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了中西医对脉搏波信息提取和利用的现状,提出应对脉搏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之成为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耀荣 刘永琦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5年3卷2期 91-9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分子免疫技术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标记免疫技术的迅速发展更奠定了其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随着中医药学现代化研究的进展,医学免疫学亦成为沟通现代医学和祖国传统医学无可替代的桥梁学科之一,人们不仅可从机体整体、细胞水平,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富军 童亚林 等 《生理科学进展》 2018年49卷6期 411-41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体内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系连接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主要桥梁.新近的研究提示,生物材料对DC免疫功能的效应是决定生物材料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介绍生物材料物理化学特性对DC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受体途径、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