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
- 4
- 29
- 3
- 2
- 1
- 1
- 13
- 9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冰晨 杨卫诚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4年46卷4期 886-896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明确桫椤叶蜂 Rhoptroceros cyatheae 幼虫取食桫椤 Alsophila spinulosa 及小黑桫椤 Gymnosphaera metteniana var.subglabra两种寄主植物后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浩原 郑伟 等 《合成化学》 2024年32卷11期 963-972页
【摘要】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桫椤叶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药效物质基础、潜在靶标及作用机制.通过文献调研与数据库筛选,构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数据分析可视化后,寻找药物作用非小细胞肺癌的核心靶点以及信号通路机制,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姣 杨卫诚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43卷9期 1488-149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优化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快繁体系,提高其繁殖效率,以桫椤孢子为外植体,通过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孢子诱导配子体、原叶体绿色球状体(prothallus green globular body,PGGB)诱导、PG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婷婷 宁梅红 等 《广西植物》 2018年38卷2期 233-2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瘤足蕨科是一个自然的群,但由于各类群之间的形态差异及种内变异比较大,其分类和系统位置一直有争议.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瘤足蕨科10种及其近缘类群桫椤科2种、蚌壳蕨科1种共13种植物,即瘤足蕨(Plagiogyria adnata)、耳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东山 杨卫诚 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年37卷2期 218-227页
【摘要】 桫椤叶蜂Rhoptroceros cyatheae(Wei et Wang,1995)是目前已知取食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 Tryon的食叶害虫,对桫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明照* 应站明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3年2期 212-2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PCR产物克隆后测序的方法测定了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种群59个个体的叶绿体DNA (cpDNA) atpB-rbcL非编码区序列.序列长度介于727~732 bp之间,具长度多态性,A+T百分比含量较高,介于63.27%~63...
【关键词】 桫椤;叶绿体DNA atpB-rbcL非编码序列;遗传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檀龙颜 郭立波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9年29卷5期 957-9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腐叶土培养海南白桫椤(Sphaeropteris hainanensis)、阴生桫椤(Alsophila latebrosa)、刺桫椤(A.spinulosa)和滇南桫椤(A.austroyunnanensis)的孢子,获得有性生殖苗.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艳 刘燕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年42卷1期 55-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叶黑桫椤孢子在液氮中长期保存的结果表明:(1)大叶黑桫椤孢子可以保存于液氮中;(2)液氮保存后的孢子萌发率比未用液氮保存的普遍下降,保存90 d的用室温慢速化冻的孢子萌发率最高(65.3%),相对保持率最高可达79.3%;(3)采用室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光平 朱玉梅 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36卷1期 39-4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桫椤叶进行生药学研究,为桫椤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鉴定、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结果 描述了桫椤叶的性状、粉末显微特征、成分预试以及薄层鉴别结果.结论 该研究为桫椤叶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效先 王桢 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56卷1期 115-120页
【摘要】 大叶黑桫椤是桫椤科的大型树蕨,多分布在亚热带山地,为渐危种。迄今为止,鲜有大叶黑桫椤种群遗传变异的报道。采用FIASCO法开发了大叶黑桫椤15个SSR标记,用来自海南岛的4个种群检测标记的多态性。其中,7个标记具多态性,每个标记的实际等位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