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9
- 47
- 8
- 5
- 4
- 3
- 18
- 16
- 12
- 12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魏文国 纪黎明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8年37卷9期 607-6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29岁.未婚.因双侧乳头和乳晕糜烂、渗出、结痂1个月,于2007年8月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1个月前双侧乳头出现皲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岚 李慎秋 等 《医药导报》 2007年26卷8期 884-88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大剂量水剂青霉素治疗早期血清固定梅毒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血清固定梅毒患者37例,给予大剂量水剂青霉素静脉滴注,2 400万U·d-1(每次400万U,q4 h),连续14 d;然后给予苄星青霉素,每周240万U肌内注射,...
【关键词】 青霉素,水剂,大剂量;梅毒,早期血清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俊其 刘爱生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年19卷3期 162-1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告1例以面部孤立性斑块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患者女,31岁.右侧颌下肿物3月,右面颊部斑块2月.梅毒血清学检查:RPR(+)滴度1∶32, TPHA(+), FTA-ABS(+).诊断:二期梅毒.经长效青霉素连续3周治疗后皮疹基本消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昌贵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年34卷2期 95-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对1996年1月-2004年3月在我科诊治的319例早期梅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19例患者中男183例,女136例.年龄5~42 d 5例,11~20岁15例,21~30岁128例,3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辛 刘增礼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年19卷4期 248-249,2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早期梅毒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情况.方法病例组为28例病程在1年之内的早期梅毒患者,对照组为26例正常健康人,对两组对象行99Tcm-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并作图像视觉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病例组26例有弥漫性、斑片样脑血流低灌注,21例患...
【关键词】 梅毒,早期;灌注,脑血流;显像,计算机断层,单光子发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平玉 顾志英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年34卷6期 366-3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影响早期显性梅毒预后的因素.方法: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202例早期显性梅毒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病程、梅毒的分期、伴有的系统疾患、神经系统症状与梅毒的预后呈负相关.采用四环素、红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治疗的患者,其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萍 李钟洙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年34卷6期 376-3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笔者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3例早期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及其血液中梅毒螺旋体特异基因片段,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梅毒,早期;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年19卷10期 6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早期梅毒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86例早期梅毒病例进行分类归纳分析.结果20~40岁居高,82.80%有婚外性行为,二期梅毒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易误诊,误诊率为14.52%.青霉素类药物仍为首选驱梅治疗药物,治愈率达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克云 包为政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年33卷12期 7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将2003年1月-2004年7月我院门诊梅毒患者的患病情况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6例均为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梅毒患者,男53例,女43例,男女之比为1.23:1;年龄40 d~72岁,<20岁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卫兰 李鹤玉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年33卷1期 24-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梅毒发病中存在细胞免疫抑制现象[1].白介素(interleukin,IL)-12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抗感染及免疫调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检测早期梅毒患者血清IL-12p70水平,分析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