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7
- 57
- 4
- 3
- 3
- 2
- 57
- 33
- 8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殷文浩 郑敏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32卷6期 536-537,5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目前梅毒发病的特点,提高对梅毒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改善预后.方法:对302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2例梅毒患者,一期49例,二期233例,早期潜伏18例,晚期2例,误诊率18.21%(55/302),HIV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英 庞传超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25期 6145-614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脱发作为二期梅毒的一种症状,临床上并非少见,患者中有3%~10%发生梅毒性脱发[1],但却易被临床医师忽略而延误病情,对我院近几年来以脱发为主诉就诊而被误诊梅毒5例分析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连娟 周平玉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27期 6698-669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梅毒的患病率近年逐渐增多,由于其皮损表现及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容易与其他皮肤、生殖器疾病相混淆[1],因此易造成误诊.笔者遇到Ⅱ期梅毒误诊1例,分析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平 胡振华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30期 7436-743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对成人肺梅毒树胶肿误诊为肺脓肿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5岁.因胸闷3个月余伴胸痛1个月收入院.患者存在低热,咳白痰,且痰量较多,右胸旱钝痛.查体:听诊右下肺呼吸音弱,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余无特殊异常.入院后查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英 庞传超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22期 5406-540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对梅毒误诊银屑病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例1:女,32岁.因躯干、四肢出现暗红色鳞屑斑62 d,严重脱发20 d余于2006-02-23就诊.曾在当地私人皮肤病诊所就治,诊断为银屑病,并给予口服迪银片、西可韦药物及皮炎平软膏外搽等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予 余晓强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18期 4392-439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现将2002-03/2007-12红斑型梅毒院外误诊4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去非 朱英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12期 2894-289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对男性二期梅毒误诊4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42岁.阴囊红斑、渗出、剧痒10 d余.10 d前,患者阴囊无明显诱因出现散在红斑,剧痒,自行搔抓后出现表皮糜烂渗出,外院诊断阴囊湿疹给以局部3%硼酸湿敷,口服阿塞松12 mg,西...
【关键词】 梅毒,男(雄)性/诊断;误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哲 王丽娟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7卷12期 2775-277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现将2004-01~2006-10就诊于我科的梅毒误诊6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15~58岁;病程3个月~1.5 a;其中12例因掌跖部红斑、鳞屑伴轻度瘙痒而其他部位无皮损,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德泉 董闽田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7卷15期 3559-356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对以尿崩症为首发症状的麻痹性痴呆长期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4岁.因多饮、多尿、性格改变1 a于2004-03-09就诊.2003-02无诱因出现时感口渴,每隔30 min即饮水,平均每天喝水约10 L白开水,尿频,每天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