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5
- 34
- 11
- 1
- 1
- 1
- 8
- 8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萌 高郯 等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43卷3期 108-114页
【摘要】 森林水文过程的第二个作用层是林下地被物,它在森林水文循环过程中以及流域防洪减灾方面都发挥着极显著的作用.本研究在查找、阅读、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森林地被层水文过程,分析生物因素、环境因素、气候因素在森林地被层中作用机制,概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雅茜 方晰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4期 5326-53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位于亚热带丘陵区的长沙县大山冲林场选取地域毗邻、环境条件(立地、土壤、气候)基本一致的杉木人工林(CL)和3种次生林:马尾松-柯(又名石栎)针阔混交林(PM-LG)、南酸枣落叶阔叶林(CA)、柯-青冈常绿阔叶林(LG-CG),每种林地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立斌 钟巧连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2期 8606-86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取贵州高原型喀斯特次生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对象,对其生态系统各组分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全面估算了其生态系统C、N、P储量.结果 表明,N、P含量在各树种和各器官(干、皮、枝、叶)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变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萌 尹秋龙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9年39卷1期 102-1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常见的10种单子叶植物,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不同植被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森林带)及不同立地环境(阳坡、峁顶、阴坡)植物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并测量叶片上角质层厚度、下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恩德 彭华 《云南植物研究》 2007年29卷2期 129-13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永德大雪山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上最具特征性的植被类型,也是该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最有保护价值的植被类型.从该类型植被中219种常见和优势植物的种类结构分析看,只有热带亚洲成分、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及中国特有成分能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成春 胡华斌 《云南植物研究》 2007年29卷6期 701-70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分析了勐乃河梯级电站建设对流域内景观多样性、流域内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昔马片)的主要保护植被类型-龙脑香林和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动植物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梯级电站的建设,将会加剧勐乃河流域景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宗飞 郑粉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9期 6870-68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析人工植被重建背景下,森林植物、枯落物与土壤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和系统稳定机制.以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的3个林龄(10、25 a和40 a)的人工油松林为对象,通过测定油松林叶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钊晖 王绍强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6期 5771-57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遥感方法可以在区域尺度反演地表植被的光合生理状况和生产力变化,但亚热带常绿林冠层结构季节变化较小,传统的光谱植被指数对植被光合作用难以准确捕捉.利用2014-2015年中国科学院广东省鼎湖山森林生态试验站多角度自动光谱观测系统的光谱反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顺 罗达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4期 1074-10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采伐和恢复是影响森林碳氮储量的重要因素.以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原始林、粗枝云杉阔叶林、天然次生林和粗枝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碳、氮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岷江冷杉原始林、粗枝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晗生 《生态科学》 2017年36卷5期 85-95页ISTICPKUCSCD
【摘要】 塬区作为黄土高原上引人注目的重要人工植被区,有关森林的问题多有不同的论述.为厘清事实而达到明辨,在分析植被地带性环境的基础上,以人工林直接证据获取为重点,采取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证.着重于显域生境中龄林、成熟林,尤其成熟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