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
- 1
- 1
- 5
- 3
- 1
- 1
- 1
- 12
- 4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春萍 吴福忠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期 298-3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寒森林溪流不仅是区域河流的源头,而且是联系陆地与水域的生态纽带.微生物活动可能成为控制溪流生态系统过程的关键因子,但其结构与动态过程缺乏必要关注.因此,结合同步温度动态监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DGGE技术,在2014年到2015年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慧玲 杨万勤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7期 1967-19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溪流木质残体是森林生态系统与水域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联结之一,其碳、氮和磷贮量不仅可影响森林与溪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且与下游水体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于2013年8月雨季以岷江上游典型高山森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12条森林溪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满秀玲 范金凤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6期 992-9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小兴安岭北部公别拉河上游为研究区,于2004年7~9月对森林溪流和沼泽溪流水样进行水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森林和沼泽溪流水化学类型均为重碳酸盐类钙组Ⅰ型水(CCaⅠ).森林溪流水的pH、矿化度、总硬度、HCO3-、SO42-、Ca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雨芮 周蛟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3期 4436-44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镉(Cd)是一种有害重金属元素,能够伴随溪流水体流动和物质沉积影响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但缺乏必要关注.为了解森林溪流Cd储量及其分配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岷江上游亚高山森林集水区的溪流为研究对象,在长度10-50、50-150、150-2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福臣 李凤英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4期 717-7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内的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和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06年3-10月,分析了其溪流水化学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月份3种森林群落溪流水的主要阳离子含量均表现为 Ca2+>Na+>K+>Mg2+,主要阴离子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红兵 王青春 等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11期 1896-19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溪流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对水生态系统最重要、最直观的输入和干扰之一,也是两系统之间的主要联结,对于溪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水生生物多样性、河槽形态及其变化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重点对长白山北坡溪流倒木现存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在调查的红松阔叶林植被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春萍 吴福忠 等 《中国环境科学》 2017年37卷6期 2332-2339页
【摘要】 为了探明好氧不产氧光合菌(AAPB)在川西高寒森林溪流极端环境中的生态分布和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本实验结合同步温度动态和水环境特征监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克隆文库的方法,检测了川西高寒森林溪流季节性冻融循环3个关键时期(冻结前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博文 张丽 等 《生态学杂志》 2020年39卷4期 1130-11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凋落叶分解所产生的水溶性组分(water soluble matter)是森林水陆不同生境碳和养分迁移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通过布设高寒森林4种代表物种凋落叶分解袋,即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高山杜鹃(Rhododendr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川 杨万勤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6期 1601-16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高山森林溪流凋落物冬季分解过程中水溶性氮和磷的变化过程,采用凋落叶分解袋法,以川西高山森林典型乔木(四川红杉、方枝柏)和灌木(高山杜鹃、康定柳)凋落叶为研究对象,研究冬季不同时期(冻结初期、冻结期、融化期)溪流、河流、河岸带以及林下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子逸 杨万勤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年21卷3期 528-5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非木质残体是高山森林溪流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分解过程释放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长期的迁移与沉积等途径汇集到下游水体,从而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元素输出的主要形式和影响流域水环境安全的潜在因素之一.于2013年8月调查了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