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8
- 2
- 21
- 13
- 12
- 12
- 7
- 3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康道欢 娄慧 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年35卷3期 249-2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眼易诱发和加速白内障的形成,白内障联合硅油取出术前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的准确测算是术眼获得术后良好视觉质量的关键. 目的 研究不同仪器和不同IOL计算公式在硅油填充合并白内障眼行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育斌 郝明志 等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6年24卷3期 167-1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在DSA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的15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输液港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杰 魏静 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3年31卷12期 1159-11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矫正高度近视的手术方法.Petacam辅助观察手术后IOL在眼内的位置,为评估手术安全性提供了良好途径.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可植入式角膜接触镜(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朝霞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年16卷2期 147-151页
【摘要】 癌症相关疼痛发病率高,按照WHO镇痛阶梯规范治疗后仍有约20%~30%患者存在镇痛不全或者药物副作用难以耐受。针对癌痛的微创介入治疗包括周围神经阻滞毁损术、植入式脊髓给药系统、椎体成型术、神经调控技术等。当口服药物不能提供充分的镇痛或者其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臧小彪 陈珂 等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7年23卷3期 219-2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各参数和首次植入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后早期事件次数及治疗次数的关系,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行ICD植入患者共5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所有患者植入IC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琛 杜元敏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22卷34期 4967-4972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植入式多普勒早期发现术后游离皮瓣血运障碍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IFCC,BIOSIS Previews,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中关于植入式多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卫刚 郑启新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7年30卷6期 372-375,封3页ISTICCA
【摘要】 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在治疗骨科感染、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随着组织工程学的进展,研制了不同的材料作为骨内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的载体,拟对骨内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载体材料研究现况及进展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晴 导师:高兴亚 朱国庆 南京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心率失常是受多种原因影响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它常常是某些心脏病的临床指征。虽然药物治疗已成为近年来治疗心率不齐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联合用药的复杂性及其较强的副作用,药物治疗已不能满足普通病人的治疗需求。研究表明迷走神经在调节心率的变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子平 导师:刘华 上海交通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仪器仪表工程(硕士) 2012年
【摘要】 植入式遥测是生物医学测量技术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用来长期实时跟踪处于无拘束状态下的生物体的生理或生化参数的变化,这对生物体本身的研究,对采用药物和人工器官及辅助装置的疗效评估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由于测量装置植入体内后,可保证植入装置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雪丽 黄荷凤 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年35卷3期 185-1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年来,分子遗传检测技术发展迅猛,以全基因组扩增结合微阵列或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为代表的单细胞遗传诊断技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不仅增加了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的准确率,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