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5
- 3
- 2
- 1
- 1
- 2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伍卫刚 郑启新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7年30卷6期 372-375,封3页ISTICCA
【摘要】 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在治疗骨科感染、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随着组织工程学的进展,研制了不同的材料作为骨内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的载体,拟对骨内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载体材料研究现况及进展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思峰 董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45期 8901-8904页ISTICPKUCA
【摘要】 随着局部化疗特别是植入式缓释化疗的提出,各种缓释药物系统存体外及体内的释药效果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文章就缓释化疗药物系统的优点,各种恶性骨肿瘤的缓释药物系统的体外和体内的研究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仁 郑荣琴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8年5卷6期 976-98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是将药物装入缓释载体中,然后植入体内,利用载体在体内的缓慢降解达到对药物浓度的控释作用,使局部产生持久、稳定的药物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弘 祝肇荣 《眼科新进展》 2005年25卷1期 83-85页ISTICPKUCA
【摘要】 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药物缓释制剂按其释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2大类:一类为延缓释放制剂,如脂质体、微球.另一类即控释给药制剂,如各种植入体装置.近年来有学者还研制了一...
【关键词】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缓释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传俊 蒋欣泉 等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2年29卷1期 21-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将一定的赋形剂负载抗癌药物制备成缓释系统,经不同方式植(注)入肿瘤或瘤周组织间质中,或直接植入肿瘤术后瘤床,实施局部化疗,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副反应。该给药方式称为间质化疗,可用于保存器官外形和功能而替代手术疗法,尤其适用晚期肿瘤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玮 周勇 《现代康复》 2001年25卷18期 56-57页ISTICPKUCA
【摘要】 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的载体多源于植骨材料 . 现对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植骨载体材料从生物学特性、释药规律、承载的药物种类等方面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浪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3年26卷4期 251-253页ISTIC
【摘要】 随着新化合物的不断合成以及新剂型、新的给药方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化学药物治疗已成为目前最常见和有效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为寻求对肿瘤患者提供更合理的方式给药,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学者提出"缓释化疗"的概念,即将化疗药制备成具有缓释作用的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瑞金 王爱民 《临床骨科杂志》 2002年5卷4期 313-316页ISTIC
【摘要】 <篇首> 创伤或病理因素导致的骨科疾患中,在病变部位常常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理改变,如骨缺损合并感染、骨不连伴感染、骨肿瘤伴骨缺损.因此,骨科工作者总是希望应用一种材料与药物混合制成药物缓释系统植入骨的病变部位,这样既能修复骨缺损,又能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万菊 何家康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06年27卷1期 43-47页
【摘要】 抗菌药制成控缓释制剂可减少服药次数和用药剂量,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可延长有效浓度维持时间,以便更好地发挥抗菌作用.目前上市的抗菌药控缓释制剂类型和品种日渐增多,有经化学结构改造的长效抗生素,还有非胃肠道给药的乳剂,植入式药弹,缓释片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小莉 李大魁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20卷28期 53-56页
【摘要】 <篇首> 制剂是药物的临床应用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不断加强,新辅料、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新型制剂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脉冲式和自调式给药系统、透皮制剂等逐渐出现在临床,其中以缓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