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0
- 21
- 10
- 56
- 21
- 19
- 9
- 6
- 18
- 13
- 11
- 11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梓涵 李希来 等 《生态科学》 2022年41卷1期 31-38页ISTICPKUCSCD
【摘要】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活动在高寒草甸上会形成各种类型扰动斑块,扰动斑块类型的转变是导致草地退化的原因之一.目前,斑块类型发生转变的关键影响因子尚不清楚,因此,对高寒草甸活动斑块、非活动斑块和恢复斑块三个扰动斑块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光富 包玉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4期 10011-100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城市遗存山体植物多样性的斑块效应,以贵阳市建成区城市遗存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比较不同山体以及坡向、坡位的植物多样性差异,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城市遗存山体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城市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一贺 赵允格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期 377-3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高等维管束植物恢复的同时,生物结皮大面积发育.然而,两者共同发育下的分布格局及空间变异却鲜有报道.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降雨量带退耕地上植被盖度、维管束植物斑块面积、个数,生物结皮组成、盖度及其空间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琳 张庆文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年z1期 1-3,29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鼠中,观察白藜芦醇对主动脉内粥样硬化病变及斑块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基质金属蛋白酶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宝强 罗毅波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4期 1124-11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龙沟钙化滩流地由于溪流的作用,在滩流地之间形成面积大小不一的植物群落斑块.这些小尺度斑块面积的大小对植物物种数量的影响尚不清楚.应用回归分析法和幂函数方程对黄龙沟钙化滩流地内的物种一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龙沟钙化滩流地中斑块的大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劲松 刘鹏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7期 3532-35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带,分别于618m和1800m两个海拔高度上研究匍匐茎克隆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在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的克隆内资源共享及其对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海拔1800m处,与资源的空间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上官法智 程瑾 等 《生物多样性》 2008年16卷5期 477-48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一些兰科植物常常利用多种多样的欺骗性传粉机制吸引传粉者,唇瓣上的附属物就是其中之一.黄色被认为对昆虫具有吸引作用.在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治区级保护区内秋季开花的足茎毛兰(Eria coronaria)唇瓣上具有鲜明的黄色斑块,这种花部信号很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亮 邢福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8年32卷3期 582-5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Quick Bird影像选择样地区域,采用样方法进行群落学调查.选取丰富度指数(R)、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w)测度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19个岛状林共记录到维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洪晓 张金屯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5期 1901-19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半方差分析和九项轨迹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比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优良固沙小灌木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在不同沙地条件下的小尺度种群格局.结果表明:在半固定沙地上油蒿种群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较强,同时斑块与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劲松 董鸣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5期 920-9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带两种不同分枝型匍匐茎植物野草莓(Fragaria vesca)和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为对象,研究它们在高光照低养分斑块和低光照高养分斑块组成的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的克隆内分工.结果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