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3
- 14
- 49
- 6
- 4
- 3
- 1
- 18
- 14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韩勇 郑粉莉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5期 4635-46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2013年陕北富县“7·21”特大暴雨滑坡侵蚀灾害为对象,通过调查暴雨侵蚀区典型小流域植被条件及滑坡特征,测定滑坡壁不同土层的根系重量、土壤孔隙度、土壤容重等指标,研究子午岭林区暴雨滑坡侵蚀与植被根系的关系.根据不同类型植被根系深度和滑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XIANG Zeyu 王长庭 等 《生态环境学报》 2012年21卷3期 409-416页
【摘要】 以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了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小嵩草草甸的植被根系空间变化和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小嵩草草甸群落植被根系和蕴育植被根系的土壤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0~10 cm土层的植被根系在重度退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春娟 陈丽华 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1年23卷3期 21-28页
【摘要】 近20年来,植物固坡在国内外越来越受欢迎。为进一步阐明植被根系对不稳定斜坡加固的力学机理,纵观多年来根系固土的研究成果,基于根系的锚固、加筋理论,从根系形态建成、抗拉、抗剪、采伐后根系强度变化及根系中主要成分木质素、纤维素的含量等方面进行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春娟 白中科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06年20卷2期 35-38,143页
【摘要】 选取黄土区大型排土场不同复垦年限的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陡坡地(36°~42°)3种典型乔灌草植被根系的剖面分布特征及不同复垦年限(1~14年)不同复垦模式植被根系对土壤抗蚀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地貌土壤剖面根系分布不同的是,排土场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蒙尔 李臻 等 《广西植物》 2024年44卷3期 465-4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究喀斯特地区植物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对根际土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我们测定了灌草丛、灌木林、灌乔林和乔木林4个植被恢复阶段群落水平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的β-1,4-葡萄糖苷酶(βG)、β-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立学 刘士林 等 《植物研究》 2024年44卷2期 267-2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全光条件下紫椴(Tilia amurensis)更新困难,植被控制通过改变光照条件和土壤质量能够促进目的树种生长,研究植被控制强度对紫椴幼树根系性状和土壤因子的影响,为紫椴人工林培育提供支撑.以株行距为1.5 m×1.5 m的紫椴人工林(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双洋 陈芳清 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3年13卷3期 1242-1248页
【摘要】 为揭示外掺料对植被混凝土根系生长和固土护坡的作用,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为研究材料,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椰纤维与粉煤灰构建植被混凝土,测定高羊茅地下部根系的生长特征及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结果表明,椰纤维掺量和粉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敬业 王钧 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3年50卷3期 115-124页
【摘要】 华南地区台风暴雨诱发的滑坡往往呈浅层、流态化、群发性等特征,大量调查发现植被增渗效应对花岗岩残积土滑坡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但目前研究大多探讨植被根系对土体渗透性的影响,未能揭示植被增渗效应对浅层滑坡的影响机理.基于此,以"2019.6.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炯昌 卫伟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21期 8602-86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被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随植被类型及其垂直结构组分的变化而变化,然而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坡面水沙过程却缺乏定量分析.利用野外径流小区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灌草(沙棘、柠条、苜蓿)及其不同垂直结构组分(叶、茎、枯落物、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小明 田起隆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22年36卷3期 159-165,180页
【摘要】 为明确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长期恢复的土壤碳汇效应,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研究子午岭地区150年以来8个植被演替序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植被因素.结果表明:从农地演替到气候顶级辽东栎(Quercus wu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