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7
- 23
- 9
- 1
- 7
- 6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冯思远 魏亚楠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0年44卷3期 205-2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城市街道绿化植被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格局对城市景观美学发展及行人身心健康有显著影响,立足行人视角准确监测街道绿植分布信息对城市规划与管理有明确的辅助作用.该文针对已有研究多采用沿天底方向垂直向下观测的遥感影像监测地表植被而对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春楠 韩士杰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4期 341-3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吉林省森林植被的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以及植被样品含碳率测定,结合吉林省2009年和2014年森林清查数据,估算了区域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固碳速率.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在不同林分和同类林分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整体不足乔木层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康 谢小平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4期 1091-10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肥力是土壤特性的综合反映,也是揭示土壤条件动态变化的最敏感指标,不同尺度下土壤肥力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不同.本研究以西湖风景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网格布点采样,采用修改的内梅罗公式作为土壤肥力定量计算模型,研究了风景区土壤肥力指数的空间分布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荣 邓伟琼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10期 2733-27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以三峡库区典型次级河流澎溪河上游东河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山地河流河岸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河岸植物群落包括4个森林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军 宜树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4年25卷6期 1599-160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我国环境小卫星的多光谱数据,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得到疏勒河源区的植被覆盖度图,并结合地形因子和多年冻土数据分析植被覆盖度对地形因子和多年冻土的响应.结果表明:疏勒河源区整体植被覆盖度低,区域内植被覆盖度差异性大、离散程度高,冰川、积雪、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世梁 董玉红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4年25卷11期 3263-326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吉林省西部是我国盐碱化严重的地区之一,盐碱地动态变化与监测受到关注.基于盐碱化典型区大安市2000、2005和2010年TM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与2000-2012年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序列数据,结合传统景观格局方法分析盐碱地的...
【关键词】 大安市;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景观格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丽丽 赵成章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2期 285-29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水分是植被格局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对于认识干旱区草原植物对环境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较小尺度上,植被状况是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主要驱动因子.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甘肃臭草单优种群斑块浅层剖面(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腊梅 葛继稳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3年31卷2期 124-12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植物群系为指标,采用亲和度分析法测度湖北省的植被格局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植被格局的镶嵌多样性值(mosaic diversity,m)为4 071,景观复杂,不存在明显的生态梯度.根据平均亲和度(mean affinities,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道玮 张正祥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0年34卷12期 1359-13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多因子环境要素聚类结果,结合地貌分异、气候区划和土壤区划,对东北植被进行了重新区划,并论述了海拔高度决定的东北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构成的松辽平原的植被主体为草甸,针茅(Stipa)等群落分布于较高地势的二级台地或沙丘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11期 2305-23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扎麻什营林区的林相图和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GIS手段,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祁连山南坡植被景观格局基本特征,并进行了破碎化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以草地和灌丛为主,景观基质已退化为裸地,各植被类型斑块密度远大于裸地,平均分维数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